【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碧江区委书记高应军: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现代化首善之区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碧江区委书记高应军: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现代化首善之区

2023-12-12 15:44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现代化首善之区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共铜仁市碧江区委书记  高应军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坚定不移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通过“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在全区上下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要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扛起中心城区责任,舞好中心城区龙头,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始终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扣“四新四化”主战略、锚定“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强中心城区的总抓手,大力推动强实体经济、强城市治理、强公共服务、强要素保障、强党建引领行动,实现发展有支撑、城市有品位、民生有保障、创新有活力、人民有信仰,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现代化首善之区。

一、大力推动强实体经济行动,实现发展有支撑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力做优做精产业,做大做强企业,推动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做优现代农业,坚持市场化方向,全力提升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水平。大力发展3万亩油茶+仙草(夏枯草)山地特色高效主导产业,打造加多宝原料初加工基地和西南总部经济区。持续抓好“菜篮子”保供,加快建设规模化商品蔬菜基地。打造生态茶油、白水贡米、福柚等特色品牌,加快3000万羽乳鸽养殖、魔芋产业融合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强新型工业,以碧江高新区申创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加快园区建设提质、产业集聚提速,高标准规划建设6.5平方公里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推进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持续推动以农夫山泉为龙头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以同德药业为龙头的特色健康医药产业、以铜仁数字科创产业园项目建设为载体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做活第三产业,围绕“一带双核”做文章,加快构建以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为龙头、精品景区为节点、乡村旅游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锦江旅游航道建设,连接主城区到漾头电站大坝黄金旅游线,推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智慧马拉松赛道、大明边城、百花渡、九龙洞等景区联动发展。做优做精“漫步锦江”和“夜游梦幻锦江”品牌,持续丰富特色餐饮、文体娱乐、购物等消费业态。全力助企纾困解难,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租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多举措推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举办好房交会、车展会、年货节等系列促销活动,推动消费市场回暖,繁荣城市经济。

二、大力推动强城市治理行动,实现城市有品位

坚持疏老城、建新城,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动城市颜值和内涵双提升。精心规划城市,承接好市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围绕黔东工业聚集区、“一带双核”战略和碧江—松桃黔边城市带,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大力实施老城提质、新区扩容三年行动计划,引导部分非核心功能逐步向新区疏解,推动老城、新区联动发展,加快打造滑石、川硐、漾头、坝黄城市副中心,拓展和丰富发展空间。精致建设城市,以“四改”为抓手,加快城市更新,加快补齐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短板,全力协助市级抓好环城高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火车站至万丰国际公路等项目建设,启动高铁北站建设和开发,推动市场化方式降低企业用水用能成本。精心管理城市,推行小区物业管理“一区一策”,分类分批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停车泊位系统建设,逐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解决停车难出行难问题。加强社区治理和平安建设,巩固提升“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市域社会治理水平,创建一批智慧社区示范点。注重源头防控、标本兼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好绿色家园。力争到2025年城镇常住人口突破50万人、城镇化率突破80%、城区建成面积达40平方公里。

三、大力推动强公共服务行动,实现民生有保障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合理配置老城与新区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生活便利性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口吸纳能力。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合理引导生源向新区分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学校新建、改扩建力度,推动有效化解城区“大班额”。支持碧江高新区发展产教融合项目,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加快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二期项目建设,支持具有特色的专业专科医院建设,加强乡(镇、街道)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卫生服务中心)提质改造,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质。加快区中心敬老院项目建设,完善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机构,打造中心城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通过劳务组织输出、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等渠道推动稳岗就业,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

四、大力推动强要素保障行动,实现创新有活力

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人、地、钱从哪里来等关键问题,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和方法破解难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释放发展活力。全力建设良好人才生态先行示范区,大力实施引、育、用、留“四大工程”,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以超常规举措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和紧缺人才。用好人才公寓、青年驿站等各种载体,实现服务人才政策举措个性化、多样化、市场化。争取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碧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研发中心,强化科技人才、平台、政策等资源的集聚,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规模。深入落实人钱地挂钩政策,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开展工业用地“标准地”和混合用地改革试点,充分保障城市建设用地。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企实体化转型和扩展业务范围,切实提高融资能力和经济效益。做好资金保障,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加强税收潜力挖掘,学习借鉴“城市三变”改革经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五、大力推动强党建引领行动,实现人民有信仰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推动形成“一盘棋”格局,广泛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实施基层组织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先行先试区建设,探索构建“大社区、小政府”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大力弘扬实干担当作风,严格执行县级干部“一包到底、一抓到底、责任到底、督导到底”责任制度,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着力实施市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工程,用好用活周逸群烈士陈列馆等红色资源,建设一批图书馆、文化馆、户外运动场所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文明在行动·满意在碧江”活动,用文明习惯改善城市面貌,用文化生活增添城市品位,用人文精神提升城市魅力。同时,大力发扬斗争精神,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以赴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生态环保、政府债务等各方面风险挑战,始终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鼓足干劲、振奋精神,始终牢记“三个务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闯”的劲头、“拼”的决心、“实”的作风,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现代化首善之区,以实干实绩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碧江落地落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