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石常春夫妇手工作坊“变身”记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新春走基层】石常春夫妇手工作坊“变身”记

2024-01-16 09:46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你们这辣椒面、花椒面还是用老方法加工的吗?”临近春节,年味愈发浓郁,辣椒面、花椒面等必备食品年货订单持续增加,在德江县复兴镇椒玉农食品有限公司售卖店内,有不少顾客正在询问。

一般辣椒面、花椒面在工艺上经过设备烘干后就直接运往生产线上生产,相对而言,椒玉农公司加工出的产品在原料上与其没有区别,但在烘干等加工工艺上采用的方式不一样,所生产出来的辣椒、花椒面的香味与众不同。

一位顾客说,现在加工农产品五花八门,“快过年了,家里熏腊肉需要辣椒面和花椒面,而椒玉农公司生产的辣椒面和花椒面经过柴火翻炒后色香味俱全。马上要过年了,得多买一点。”

进入该公司的手工小作坊内,几名工人分工明确,有的利用柴火翻炒辣椒;有的将辣椒打磨成面;有的将花椒打磨成面,然后在质检人员的严格监管下将加工出来的产品密封后出厂。

“我们这段时间全天在生产,就是为了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该公司法人石常春介绍,每天可生产1500斤左右的花椒面和辣椒面。

早在2009年时,石常春与妻子李洪芬便开始从事辣椒面、花椒面的生产和销售。在“1.0时期”,夫妻俩在复兴街上,利用手里不多的资金租了房,并开设起了手工辣椒面加工作坊。

第一年发展辣椒面和花椒面,石常春把产品包装之后,拿到市场上去卖,然而当时的老百姓喜欢买散装的,销售不畅,浪费了近万斤花椒面。

面对挫折,石常春夫妇没有选择放弃。第二年,对市场考察清楚后,石常春每次生产的辣椒面、花椒面依据当地“赶集”所需的量来加工,一部分散卖,另一部分包装之后销售,收到的效果还不错,也开始慢慢有了名气。

直到2015年,石常春夫妇的手工作坊迎来了“2.0时期”。当年,石常春一家在复兴街上(七星社区)有了自己的房子,而他们的小作坊也搬进了新房。

他们在保留原有手工艺基础上,在磨面、包装等环节通过引进设备,从而实现辣椒面、花椒面整个生产流程的半自动化,这一革新,手工作坊迎来了飞跃发展阶段。

这几年,石常春的生意越做越大,其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当地市场外,还远销到广东、广西、湖北、重庆等多个省份。

辣椒产业是复兴镇的传统产业,年集散辣椒接近2000万斤。如今,石常春的手工小作坊已经不足以满足接下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在能力范围内保留老味道,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效率,这是石常春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正当石常春因加工场地受限无法扩大生产规模而苦恼时,机遇出现在眼前。

在复兴镇党委、政府的牵头下,石常春成功在离手工作坊不足2公里远的地方新建起了占地4.81亩的辣椒花椒交易加工中心,陆陆续续开始安装生产设备,而石常春已正式告别2.0时期,进入3.0时期的发展。

“这段时间太忙了,我们的生产不能停,所以春节前还是会在作坊内加工。”石常春说,预计在2月初完成加工厂的所有设备安装,并于春节后正式运行生产,虽然说设备更新了,但还是继续采用传统手工艺加工,保留花椒面和辣椒面原有的香味和辣味。(王显 特约通讯员 何佳有)

 

编   辑:金香兰

二   审:杨树洁

三   审:谭   霜

总值班:勾文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