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身边榜样】梁正其:学生的引路人 村民的贴心人
梁正其是铜仁学院教授,在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外,更是尽地方高校之职责,把项目做在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黔东大地,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姓发展产业,用满腔热血谱写着人生的乐章。
梁正其教授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示范。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上好每一堂课,培养好每一个学生是重中之重。梁正其主要承担水产养殖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每一堂课,他都精心设计,将前沿知识带进课堂。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在课前大量收集实践过程中的素材,还经常带领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实地指导,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实践锻炼,保证毕业就能上“战场”,独当一面。
2023届水产养殖学专业实现15人上线,一路“闯关”全部被录取,成为铜仁学院“学霸班”,并得到铜仁学院最高学生奖——明德奖学金。梁正其与学生之间始终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他坚持对学生进行分阶段培养指导,对迷茫的大一新生会引导他们规划大学生活,对愿意继续深造学习的学生进行考研规划与辅导。
梁正其教授在田间进行基础建设指导。
同时,梁正其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在他的指导下,水产养殖学学生参与课题2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2篇,授权专利2项;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获得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贵州省决赛银奖1项,全国高校智慧渔业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贵州省赛区决赛三等奖1项,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贵州省赛区省级决赛三等奖1项。
梁正其始终认为,科研是高校教师走进课堂的资格证。高校教师要服务乡村,实现科技助农,也要搞好科研。2023年以来,他成功申报省科技支撑项目1项,主持在研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1项、作为课程负责人建设省级金课1门,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报发明专利2项。编著出版了《稻渔综合种养》,为基层稻渔生态种养技术人员提供较强的技术资料支持,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生产中,打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
梁正其教授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杨再道稻蛙基地进行疾病诊断和防控技术指导。
科技推广,最根本的就是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让农民主动接受和掌握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度。梁正其采取堂屋培训会、田间培训会等多种形式,用理论培训改变百姓传统种养殖观念,增强百姓科学发展农业产业理念,开展大小技术指导培训10场、培训人数超过500多人,培养了杨再刚、牛结友、蔡华等农村致富带头人6名,积极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梁正其在大力推广稻蛙综合种养技术时,帮助百姓实现了一田两用,经济效益亩产值从2000元提高到了20000余元,实现全省推广面积超过3000亩,实现总产值600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百姓致富梦,同时也解决了当地百姓的就业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稻蛙生态种养技术,他用提高蝌蚪免疫的方法,减少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保证了食品安全。在2023年铜仁市科技特派员考核中获得优秀,成为一名优秀的铜仁市印江县科技特派团团长。
“作为地方高校的水产专业教师,不仅要培养好人才,还要深入基层,主动担起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重任,真正将项目做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为铜仁百姓渔业产业发展真正的贴心人、引路人”。梁正其言行一致,一直在努力着。
(铜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艳琴)
编 辑:金香兰
二 审:龙 蓉
三 审:张璇月
总值班:郝从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