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千山问道谋发展 香茶“仙果”铺富路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沿河县

沿河:千山问道谋发展 香茶“仙果”铺富路

2024-02-13 10:53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寒冬时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志强村“白叶一号”茶产业基地依旧翠绿葱茏。村民周素香看着眼前的景象万分感慨,她没曾想自己会在家门口上班拿工资,也没想过这高低起伏的山头会变成连片的茶园。

中寨镇位于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高海拔、多云雾,素有沿河“西伯利亚”之称。受坡陡谷深和气候高寒等因素制约,农作物广种薄收,当地群众以往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2018年4月9日,靠种植白茶富裕起来的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联名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捐赠1500万株白茶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受到总书记充分肯定。

山海情谊一“茶”牵,携手战贫奔小康。2018年7月15日,黄杜村与中寨镇正式签订捐赠36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协议,在大宅、三会溪、志强三个村建成茶园1200亩。

“白叶一号”安家落户,中寨镇借风行船。22天完成移栽任务、成活率达95%。如今,以“白叶一号”茶产业项目建设为引领,中寨镇已建成茶园10800亩,受益群众达3150多户14000余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5244.43元。

“工作简单无需技术,只要来上班就有收入。”讲起发展茶叶带来的实惠,周素香脸上难掩盈盈笑意。她说,现在不用出村就能挣到钱,茶山务工两个月就能达到以前全年的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近年来,沿河依托“白叶一号”影响力,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壮大经营主体,扩大种植面积,提升品牌效应。全县茶园面积达15.81万亩,投产茶园14.61万亩,实现年产量1.251万吨,产值13.564亿元。

“山高缺水石旮旯,红苕洋芋包谷粑,要想吃顿白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是沙子街道南庄村过去流行的顺口溜,是上20世纪80年代石漠化严重时,当地生产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沟壑纵横、人多地少、水土流失,几乎全村就坐落在“石林”之上。1987年,沿河按照“坐山靠山、坐山养山、坐山治山、坐山吃山”的发展路子,开始走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并重之路。

南庄村自古以来就有人栽种空心李,其果实成熟后果核与果肉自然分离,品质和口感在当地有口皆碑。但要把李子发展成经济型产业,这在当时却是很多当地人不敢想的事情。

过怕苦日子的村民车应洪则笃定:“比起玉米土豆的广种薄收地,空心李一定会收获更加不错的经济效益。”当时为了种树,他把家里的菜园子土地都占用了。还被家人认为是“疯子”。

“种不出庄稼就栽果树,既可以修复生态环境,还能卖钱换粮食!”3年后,成熟的果实泛着诱人的光芒挂满枝头,看到希望的村民们也开始行动起来,在房前屋后的石旮旯里都栽上了李树。

2014年,沿河立足县域石漠化生态实际,确立石漠化生态治理与农民脱贫致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广泛动员农户规模化种植空心李。同时,举办李花节、采摘节、“李王争霸赛”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花尝果。

村民冉茂江种植的200棵空心李,去年带给他6万多元收入。靠卖李子,他不仅建起了新房,还把3个孩子送进大学。冉茂江说:“党和政府为空心李塑品牌、找销路,真正成了我们的‘摇钱树’。”

多年来,沙子街道还积极整合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政策,把发展空心李同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坚持打造山、水、城、文化共生共融的“最美宜居、旅游休闲小镇”目标,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空心李已从沙子街道推广到沿河全县,种植面积达9.28万亩,投产面积5.5万亩,每年产值达到8.8亿元,189个村的19.6万群众靠这项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田勇)

 

编   辑:张丹妮

二   审:龙   蓉

三   审:陈   曦

总值班:王全香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