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散文:无声的天使
无声的天使
李国麒
题记:上天给他带来苦难,盛世给他营造乐园,他给社会回馈欢笑。
李霜霜这名字,即使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内,除了淇滩老家的家人,或者几家邻居以外,恐怕就名不见经传了,因为他是一个先天性聋哑人。据2022年9月25日 国际聋人日报道,:我国的听力残疾人超过2054万人,他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何况,就连我这个堂伯父,也知之甚少。春节他回家省亲,猛听到已由北京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的专业舞蹈演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舞蹈老师,不免感到惊讶和欣慰。
他1988年出生,排行第四。5岁时父亲病逝,母亲也是体弱多病,没奈何,只好拆下顶楼卖掉,一边治病一面维持母子生活,两年后也抛下他们而去。4姐弟相依为命,形影相吊。两个姑妈一个远嫁湘西,一个在黔东玉屏,还有一个姨妈在城里,也都手长衣袖短,接济有限。那个时期,虽说是已经改革开放,但淇滩仍旧在贫困线上,亲戚邻里,谁都捉襟见肘,有一年春季上级拨下来救济粮,我回去写了个报告,镇政府仅批给60斤玉米。
《圣经》说:“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新世纪还没到来,就露出了曙光,李霜霜又是有幸的,他进了县民政局的福利院。1998年,县教育局在县城北郊枫香溪首办聋哑学校,全福利,他得以跨进原本以为终身与他无缘的校园。
他不仅天资聪明,而且很懂事。到四年级时,就可以通过写字和人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了。他星期天进城,到我老婆子的种子公司门市部来,老婆子给他的钱,可他很难收下一回。留他吃饭,总是在纸上说:“学校食堂很好,够吃的。”
小学毕业后,他开始出门闯荡了。2004年考进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初中部,以后又考进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读高中。该校由美籍瑞典牧师艾瑞英创建于1932年,是中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1988年创办职业高中。与爱德基金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丁光训等发起兴办的社会公益组织,成立于1985年4月),形成从学前到高中的聋哑人完整教育体系,设施齐备,多次被省、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特殊教育先进学校”,1999年元月成为全国五所实验学校之一。
2009年高中毕业。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去征求班主任的意见;老师看好他的成绩,说他适合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本科;可是由于心直口快,被一个眼红的同学知道后,几番花言巧语劝诱他放弃,幼稚的他落入圈套。刚好那年郑州师范学院开设残疾人(聋哑)艺术团舞蹈表演专业,面向全国单考单招,这是他喜欢的专业,一考便中(为此 ,老师曾深感失望)。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学校尽管都是福利性,还是个人生活费用还是要自理。此时,哥姐们打工尽管收入微薄,却尽力资助,不让他有后顾之忧。同时,得到爱心人士帮助。读大学后,由于学习成绩优秀,表现出色,拿到学院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就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我不知道,身体有缺陷如他者,是否内心存在一种遭人轻蔑的自卑,如果有,他把这种自卑转化成了一种奋勇向上的激励;但是我相信:目标明确是成功的第一步,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更好的方向和动力。
舞蹈专业实践性很强,学文化的同时接受专业培训。虽然他在中学期间的课余已表现出舞蹈的天资潜能,但那属于自生状态,顺势茁壮成长或自灭,还要凭借环境。可以说,李霜霜幸运地遇上了天时、地利,再通过自身磨砺,才使薛宝钗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愿望得以实现。
盲人通过学习盲文,可以获得和正常人的交流;而聋哑人学习手语,也只能和懂得手语的人交流,与其他人仍然形同异类。至于要发声,那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比如,他们在编练《妙手生花》舞蹈中,每天,他们的排练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正常人再简单不过的“我想说,我想唱,我想喊”3句话9个字要吐出声音来,老师教千百遍,发音也完全不标准;只能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去触摸着老师发音时的声带,几千遍地去感受那种振动,然后模仿着发声发音。几十个人的舞蹈动作最大的困难是统一节奏。保证节奏统一,先是尝试通过呼吸,把音乐节奏统一成身体节奏,两三个人一组,互相抚着身体,感觉对方呼吸的强弱与快慢,以形成一种心理节奏;再通过跺脚,千百遍地来感知。表情,通过手语也很难精准地传达,一个表情,学生要先跟着老师模仿,然后再对着镜子进行无数次练习。
舞蹈中的表情,通过手语也很难精准地传达,学生要先跟着老师的示范模仿,然后再对着镜子进行无数次练习。2015年3月22日,他们的舞蹈《妙手生花》参加《出彩中国人》表演,23个男孩身着黑色纱裙,手戴鲜红的长手套,在无声世界里翩翩起舞,用灵动的舞姿诉说着心声,惊艳了舞台,震撼了观众,让范冰冰泪流满面,蔡国庆语带哽咽。
有人说,聋哑人,眼明手快可以补偿;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思维反应也比常人敏捷;即使有这种现象,也未免以偏概全——由俗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可推测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坚韧、汗水甚至泪水吧。
李霜霜不仅仅停留在专业学习和训练,学习之余,他还刻苦学习电脑 ,力求使自己主动去适应世界,融入社会。还没毕业,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电脑操作技能。
2012年毕业,在实习期间,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校内外活动,逐渐展露头角,仅举2013年的几例:
5月份参加湖南卫视《奇舞飞扬》栏目赛,获周冠军。
6月参加河南省第八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妙手生花》舞蹈总决赛,获特别奖。
同月参加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表演,获周冠军。
同月,应央视邀请,参加《回声嘹亮》节目录制,获得第一名。
8月,参加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艺术汇演比赛,舞蹈《妙手生花》再获金奖,舞蹈《龙.国.梦》获银奖。
9月,应湖南卫视邀请,录制《天天向上》专访节目。
同月,应央视邀请,参加首届“全国电视公益广告大赛”节目颁奖典礼,领舞《妙手生花》。
12月,参加央视播出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艺术汇演“我梦最美”主题。
2014年到北京实习,得遇实习导师厚爱,推荐到中国爱心艺术团。之后加入北京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更是如鱼得水,凭着实力,成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其间随团先后到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典、迪拜、菲律宾等国和港澳台以及国内各地演出。
2015年5月,随母校舞团到北京,和来自美国亚特兰大舞蹈学校的华裔茉莉花舞团共同组成“黄河儿女”战队,登陆央视《出彩中国人》总决赛,夺得年度“出彩之星”。
(郑州师院残疾人舞团2015年5月登陆央视演出《黄河儿女》剧照)
2017年12月,登上中国中山音乐堂,与国际音乐家交响乐团同台演出,表
演独舞 《鸿雁》。
2018年4月,赴美国(休斯顿站)Jonse haII世界顶级艺术殿堂演出。
2018年11月,参加全世界俄罗斯国际艺术大赛,舞蹈《中国红》斩获中国队冠军。
2019年9月,作为上海卫视《中国达人秀》奇点组合,得到评委会认可,获高度评价。
2022年4月,受央视综艺频道3《开卷品书香——世界读书日特别节目》邀请,表演手语舞《青春万岁》。
2023年9月24日,参加央视录制《同根同梦2023全球华人中秋晚会》,表演舞蹈《陪你一起看草原》。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如今,李霜霜已经转型为该艺术团的老师。其实这更是一份责任,既要参加编排,同样和团员们同练,对每个人逐个纠正,同台演出,更多地领舞。
好在他处在无声的世界里,没有凡尘俗事的缠扰,只要认识到成功是结果,而不是目的,就会有更好目标。 而目标明确敢于吃苦,不畏艰辛,才能修成正果——即使自己不能创造奇迹,那就使自己主动适应世界,努力变成一个奇迹。
写至此,填《一剪梅》一阕作:
堂侄先天叹哑聋。父母亡时,尚在蒙童。姐兄顾影照寒灯,悯有姨姑,袖短肱中。
幸遇甘霖沐时雍。特教扶持,一路春风。柳腰广袖舞京都,夺奖俄欧,师范耕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