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以花为媒 农旅融合促发展
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土地资源要素,实施“稻油轮作”“石漠化治理”等措施,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发展起了“花经济”。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土地发展和农旅融合之路,有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近日,一场以油菜花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在石阡县龙井乡孔石化坝区举行,盛开的油菜花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不仅吸引了近两万游客前来游玩打卡,还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商机。
游客李芳:“春天嘛,就是万物复苏,油菜花也开得正好,刚好就看见龙井乡的这个宣传片有这个油菜花节的活动,想到刚好是周末的时间,就带着孩子来走一走,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风光,感觉挺好的,孩子也挺高兴,大人也挺开心的。”
当地商户祝叶青:“今天这个生意很好,因为我杀了一头牛,卖了只剩现在锅里这一点了,如果下次能够举办,我们作为当地村民积极的支持拥护。”
据了解,当地先后实施坝区项目、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将孔石化坝区打造成2000亩“稻油轮作”高标准示范基地。今年,石阡县龙井乡首次借助坝区资源优势,举办油菜花文化旅游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带动了石阡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石阡县龙井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根:“龙井乡始终围绕‘粮食安全’这一主线,通过粮油产业发展,实施稻油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将农业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举办本次活动,充分发挥油菜花独特的农业旅游观光资源,塑造乡村旅游品牌,带动全乡农特产品销售,增加群众收入,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推乡村振兴。”
在印江自治县朗溪镇,1.2万亩石漠化治理公园的桃花李花迎来了盛花期,远远眺望,漫山遍野的桃花李花竞相盛放,一树树李花似皑皑白雪,一簇簇桃花似片片胭脂,为春天的美景增添一抹色彩,构成了一幅绝美的春日美景图。
游客陈树芬:“今天天气特别好,春暖花开的季节,平时都喜欢和朋友,小孩一起玩,看到这些花心旷神怡,心情感觉特别的好,拍下抖音,跳下舞,带起朋友游山玩水。”
30年前,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石头山”,满山遍野乱石突兀,荒芜凄凉,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石漠化严重,传统种植收益微薄。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重的现状,印江县通过实施“培土增地”“种绿护绿”“基础配套”等石漠化治理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桃、李等绿色产业,在万亩石山上种下了1.2万亩精品果树,让贫瘠的荒山变成生机盎然的绿色产业园,不仅改善了石漠化地貌,还成为了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当地柑橘种植大户杨超就是石漠化治理的受益者。
朗溪石漠化区经果林种植大户杨超:“以前我是在外面务工,这个石漠化治理后我就回来搞这个经果林,搞这个经果林搞起还可以,我看到这个人流量越来越多,下一步,我在想把这个房子搞成农家乐,希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昔日的“石头山”变成了造福子孙后代的“花果山”,不仅如此,当地政府还依托这1.2万亩综合治理区域,建起了石漠化生态治理公园,游客春夏可到此赏花、秋冬可摘果,“花”经济、致富果助推了当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印江自治县朗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严露露:“近年来,我镇通过石漠化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每年花期和果实成熟的时候,日均游客量达两千余人次,有效带动了1.2万人增收,人均收入从2014年6000元增加到2023年的17500多元,把生态问题与民生问题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何浩然)
编 辑: 郭 琦
二 审: 杨映华
三 审: 向丽华
总值班: 张 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