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粉江《滚烫的大地》新书分享会在铜仁学院举行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高粉江《滚烫的大地》新书分享会在铜仁学院举行

2024-05-25 09:27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5月23日,由铜仁学院写作研究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主办的高粉江诗集《滚烫的大地》新书分享会在铜仁学院铜仁文学馆举行。石阡县文联、作协,铜仁学院写作研究院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60余名同学参与了本次新书分享。分享会由写作研究院青年作家唐竹英主持。

图片1

主讲嘉宾高粉江分享自己的创作历程

高粉江,男,仡佬族,贵州石阡人,70后诗人,铜仁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石阡文艺》《中国诗歌网》《诗歌报》论坛网站等,著有诗集《滚烫的大地》,曾任《散文诗》地方编辑,现供职于石阡县林业局。

《滚烫的大地》这部诗集共收录103首诗歌,记录了一名驻村帮扶干部驻村期间的心灵对白,反映了脱贫攻坚后村庄所发生的变化,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期留下的珍贵个体诗证,是写在大地上的诗行。

分享会上,作者介绍了新书的创作历程、灵感来源、成书经过以及在新时期诗歌创作中的自我认识与思考。他认为创作必须充满探索精神,他致力于将自我诗情融入广阔的自然律动之中,将原有的创作局限转化为无尽的创作可能。他努力借助诗歌本身的特点,巧妙实现诗情的起承转合,使作品既具有外在的形式美,又富有内在的意蕴美。尽管他身负重任,驻村工作非常繁忙,但这并未削减他在精神生活上的自足与适意。相反,那段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石。前些年他中断了诗歌创作,是乡村情结点燃了他的初心,是老百姓的勤劳、朴实、善良和那片土地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唤起了他的诗性回归,让他重新开始思考,开始创作,让他决心写出带有百姓气息与泥土芬芳的诗歌。

2

与会嘉宾和学生代表分享阅读心得

3

分享会现场

石阡县文联主席朱良德说,高粉江对文学执着坚守,那份纯粹让人肃然起敬,他非常用心地对待生活和写作,摒弃世俗的功利,耐得住孤独和寂寞,守得住初心。他还说,环境对于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与外界的交流和碰撞更是促进诗人成长的关键所在。他热切期望高粉江能够继续保持阅读习惯,并能与外界保持良好的沟通,不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作。

石阡县作协主席聂洁作为高粉江的同事,对于其新书成功出版一事,表示了由衷的赞赏与祝贺。她指出,高粉江的诗歌作品,并非单纯个人的情感宣泄,而是深刻反映了时代的精神与风貌,与时代同频共振。作品凭借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展现了一种真实而深刻的力量,有着独特的灵魂与魅力。

4

签名赠书

5

合影留念

中国作协会员、诗人马晓鸣说,这本诗集是高粉江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繁忙工作之余,倾注心血创作而成。尽管作品中存在不足之处,但“瑕疵成就完美”,这些不足反而增添了诗集的独特魅力与深度。诗人王轲评价《滚烫的大地》具有独特的“硬质”特点,它兼具了山的雄浑神韵与水的灵动灵性,字里行间深深镌刻着时代的铿锵之声。高粉江以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作为诗人的坚韧不拔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字里行间透露出其不凡的心境与情怀。

庄鸿文教授认为诗集最打动人的就是其中的情感,并表达了自己对“基层写作者”的敬佩。诗人末未肯定了高粉江的创作情怀,并就诗歌意象的选择与文本内在的逻辑建构提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作家晏武芳和诗人王晖以及学生代表喻广、杨浪等也一一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想。(文/万洁 肖丽君  图/杨秀会)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