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打造《黔东北红色文化》特色校本课程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思南:打造《黔东北红色文化》特色校本课程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2024-06-04 10:55 来源:明珠思南
投稿:trwz001@126.com  

思南县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历史古迹,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传承多元、儒学教育兴旺、多民族共生的地方,拥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近年来,思南中学打造《黔东北红色文化》特色校本课程 ,将“黔东北红色文化”延伸到课堂中来,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1

2

在思南中学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课正在进行。与以往的历史课不同的是,青年学子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他们纷纷起立,讲述着家乡的革命遗址、革命人物以及历史沿革。思南中学学生罗琴琴说道:“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我们家乡的文化传承人,我们应该要学习历史,学习身边的历史,然后去传承。”“这门课程,让我了解了黔东北的红色文化,以及革命先烈的事迹,增加了我对家乡的热爱,进而升华了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3

据了解,《黔东北红色文化》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包括《黔东北的革命的历史沿革》《黔东北的革命遗址》《黔东北的革命故事人物》。每一个板块都采取历史材料、历史视频和学生讲述三种方式徐徐展开,深入浅出讲述着那个年代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过的红色故事。

思南中学学生徐迎奥说:“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了解了家乡悠久的历史,知道思南有很多的英雄人物,也知道思南的红色基因根植已久,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思南了。” 红色土地上鲜活的红色精神正激励着青年学子不断前行,该校学生周秋枫说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以红色文化指导和激励自己前行。”

4

《黔东北红色文化》以小切口讲述大历史。通过讲述身边的红色文化,增加了学生的熟悉感和亲近感,从而拉近学生与红色人物的一个距离。红色革命故事不再是一颗颗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具体的遗址和人物,有迹可循,触手可及。贵州省思南中学老师陈昆说道:“我们在讲述红色革命文化的时候,地区主要是限定在黔东北,那么主要是以黔东北地区的一个典型的一个红色革命人物为典范或者代表,我们学生从身边的人物讲起,学生有一定的亲近感和熟悉感,那么通过这种亲近感和熟悉感,让学生认识到这个红色革命人物其实不远,不只是在历史课本上,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5

李亚兰是贵州省思南中学历史教师,也是《黔东北红色文化》校本课程“革命遗址”板块负责人。在刚开始拿到这个课程题目的时候她信心满满,思南的旷继勋旧居,德江,沿河的黔东革命根据地以及石阡的困牛山战斗遗址在她的大脑中一一浮现。然而,在史料收集的过程中,她发现相关的历史史料比较少,相关的历史视频更是少之又少,如何利用有限的历史史料以及视频制作课件,成了一个挑战。最终,她决定采取历史材料、历史视频和学生讲述三种方式来合作进行,一个完整而充实的课堂才得以呈现。李亚兰说:“在导入部分,先开始询问学生的一个户籍地,然后再递进到询问家中长辈可曾给自己讲述过有关于家乡本地的红色革命遗址来进行,由学生自己站起来讲述有关于家乡的红色革命遗址,以此来激起学生的一个学习兴趣”。

6

贴近生活的课本内容,结合文字、图片、视频介绍、个人讲述、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得到了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此次公开课通过视频和讲解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思南红色人物旷继勋短暂一生,进一步传承发扬旷继勋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精神,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贵州省思南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市级骨干教师、思南县历史学科带头人汪元思赞不绝口。他说:“红色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的教育当中意义非常重大,它能够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红色文化,了解家乡的红色人物,学习他们崇高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为前途、为国家奋斗的理想信念,让《黔东北红色文化》成为激励后辈奋发向上的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

7

本土红色文化是一个地区和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标识,它凝聚的是这个地区人民的共同的记忆,还有情感的认同,它能够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以及民族归属感,我们有责任去守护它和传承它。关于为什么要打造《黔东北红色文化》校本课程,贵州省思南中学历史教师,《黔东北红色文化》校本课程主持人赵胜选说:“我们县成功地申创为贵州省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历史老师,我非常的感动,我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对我们家乡的这些英雄人物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刚好我们的省级课题《黔东北的红色文化》顺利结题,我当时就有这个想法,以我们红色思南中学作为一个切入点,延伸到我们黔东北这些地区的红色文化。”

8

据了解,黔东北红色文化是思南中学2016年国家重点课题的一个子课题,2019年作为省级课题申报成功,紧接着,《黔东北红色文化》省级课题主持人及专著主编严忠便带领全组成员到了石阡、印江、沿河、德江等地进行调研,2021年顺利结题。严忠告诉记者:“申报该课题的动机在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命感、责任感、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我们将以校本课程为契机,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发扬红色思中精神,立足党的教育方针,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9

该课程的成功打造离不开该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努力与默默付出。如今,《黔东北红色文化》特色校本课程课本即将出版,该校的黔东北少数民族文化馆也迎来了第一批参观的学生。贵州省思南中学历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黔东北红色文化》省级课题主持人及专著主编严忠深知其中的不易,此刻都化作满心欢喜与骄傲自豪。他说:“我手里面拿着的这些资料有三个,第一个资料就是中共铜仁市委党史研究室,他们专程组成了专家团队对我们的黔东北的红色文化进行审阅。第二个资料就是贵州省教育规划一般课题的结题证书,2019年申报,经过三年的努力,2021年得以结题成功。今后如果要出版,这本书大概有20万字左右。”

10

接下来,贵州省思南中学将从三个方面,推动《黔东北红色文化》校本课程落地落实,让学生、老师、家长参与进来,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黔东北红色文化》校本课程主持人赵胜选说:“首先,思南中学将依托学校的文化建设,让学生作为讲解员,让他们更加直接更加深入地去了解红色文化。其次,带领学生走进家乡的红色革命的遗址以及英雄人物的故居参观,让学生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最后,我们正在筹备拍摄一部微电影,这个微电影名字叫《追随》,以我们红色思南中学为背景,让学生参与扮演角色,在这个过程当中去体会和感悟我们红色文化的内涵。”

《黔东北红色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天地。它不仅让红色文化以更直观、更贴近现代人审美习惯的方式广泛传播,还激发了青年学子参与红色文化传承的热情,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延续。贴近生活的革命遗址和革命人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发扬的桥梁,让红色文化之光在每一个人心中闪耀。(廖雪芳)

 

编      辑:谢  芳

二      审:杨映华

值班编委:肖  霞

总  值  班:王能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