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繁花”竞放 “宿”造文旅融合新动能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铜仁“繁花”竞放 “宿”造文旅融合新动能

2024-06-05 12:06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初夏已至,万物蓬勃,新的生机在黔东大地酝酿涌动。

眼下的铜仁,一家家精品民宿,隐匿于城市的喧嚣繁华中,藏身于翠绿青山之间的古老村落中,“民宿+景区”“民宿+农庄”“民宿+民俗”“民宿+露营”……民宿新业态遍地开花,民宿产业正如盛开的繁花绽放出别样的光彩,成为全市文旅产业发展中的一抹亮色。

龙头引领 打造特色化民宿集群

走进云舍土家村落,一方庭院,一条小巷,一处处雅致、诗意的精致民宿点缀其间,保持着土家传统风格,让游客置身清幽自然,体验到真正的当地乡村生活;

在孟沟坝“就这个民宿”,店内处处茶香盏巧,陈设精致,民族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的装修风格也令游客眼前一亮;

群山之心·梵净山民宿藏于梵净山原始森林中,18栋土家族老建筑空心寨,历时417天修建,是唯一可远眺梵净山金顶的诗歌山居;

......

近年来,江口县依托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5A级旅游景区金字招牌,围绕梵净山森林康养民宿集群做足文章,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民宿,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民宿产业发展格局,为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新动能。截至目前,江口打造寨沙、云舍、孟沟坝以及群山之心,梵静山舍等6处民宿集群,通过招商引资项目的“匠庐勤所民宿集群”和“给嘟民宿集群”正在建设中。

这只是江口以集群化思维探索民宿发展新模式的生动缩影。放眼全市,民宿集群化在各区县也初成规模———

松桃依托独特自然生态和深厚传统文化,着力提升桃花源、苗王城景区、普觉棉花山休闲带3个旅游民宿发展集聚区,乌罗、黄板、盘信、冷水、太平等8个乡镇成为旅游民宿重点镇,培育30个旅游民宿特色村,形成了地域特征鲜明、产业布局清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民宿集聚区。

万山以民宿集聚区、民宿重点村、民宿项目、民宿企业为支撑,充分挖掘、展示和突出朱砂文化元素、乡村特色、乡土风情,进一步加强民宿和露营产业与景区景点、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的有机融合,在保留中创新,在创新中显品质,努力打造民宿集群品牌。

据统计,全市共有五星级民宿2家,四星级民宿4家,省级示范民宿11家,贵州省十佳民宿1家。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民宿集聚区,已成为游客感知铜仁风光魅力的重要窗口。

乘势而上 探索“民宿+”融合发展模式

“五四青年节当天,客房全部都住满了,客人在这里可以露营、写生、采风、烧烤、游玩,玩得很开心。”在玉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花田错民宿老板说道。这个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的民宿才刚刚起步,却一点也不影响附近的顾客慕名而来。

露营基地、影视基地、休闲垂钓、咖啡馆、山野探险等多种业态项目星罗棋布……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在铜仁的青山绿水中“诗意栖居”。

“没有城市的喧嚣”“可以体验乡村生活”“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游客们的“意犹未尽”之意溢出屏幕。

近年来,铜仁坚持特色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的思路,以“旅游+”乡村文化、民俗、生态资源为引领,打造“民宿+”的个性化名片,推动民宿与农文旅、康体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构建“民宿+乡愁故园”“民宿+传统美食”“民宿+侗家文化”“民宿+非遗文化”等发展模式,打造全民参与、全景可赏、全域可游乡村旅游民宿产业链。

如梵静山舍打造乡愁型民宿,让游客能够寄托离别的乡愁;

如梵尘七舍民宿顺应市场需求,推出兰花系列产品,打造集娱乐、茶社、露营等为一体的山水型民宿,并增加多种体验业态,比如非遗文化,点茶、扎染、竹编等;

仅三间客房的森隐空间民宿紧扣市场潮流,打造出集美食轻食简餐休闲,辅以手作手工,亲子宠物交友等多元化的森林社区;

如由国家二级茶艺技师姜娟女士创建的江云茗院民宿,兼顾展示、销售及茶文化的普及与推广,为游客推出了系列茶课程、茶汤品鉴会、宋代点茶法等学习内容;

如云舍小院充分利用土家吊脚楼打造为民族特色型民宿,成为“土家第一村”云舍一道靓丽的风景。

.......

在铜仁,越来越多的民宿正突破单一的住宿经济,在“民宿+”上做文章,进一步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厚积薄发 推动民宿发展提质升级

从无到有是第一步,从有到优是更关键的一步。

“第一个感受是房间里的被褥、卫生间这些都非常干净,整个环境都不错。”“五一”假日期间,在欣赏梵净山美丽风光之后,重庆游客李欣蔚住进了省级A级民宿卫生信用等级认证的梵静山舍民宿。

据梵静山舍店长韩海洋介绍,在卫生管理方面该民宿运用的是6S管理模式,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随时排查,同时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持续性开展公共卫生及餐饮卫生方面的知识培训。

持续打好环境牌、服务牌,才能推动民宿经济绿色发展、共建共享。

近年来,铜仁不断加强政策扶持,大力推进民宿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实现规模、数量、质量三提升,支持适宜民宿发展的乡村旅游村寨进一步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引进民宿管家人才、开展民宿管家培训、打造示范标杆、加强营销推广、拓宽客源渠道。

——加强民宿品质提升。在卫生环境、设施设备、洗漱用品、接待服务给游客“宾至如归”的享受,充分发挥旅游协会民宿分会桥梁纽带作用,依托民宿协会开展民宿主人、民宿管家培训,规范、提升民宿从业人员管理服务技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特色化、便利化的温馨服务,在软件服务上进一步精致化。

——加强民宿项目建设。把民宿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结合起来,加快民宿周围道路交通、水电网络、旅游厕所、停车场、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标识、公共导览体系,提高民宿的通达性、便捷性和舒适感。

——加强行业规范指导,坚持民宿规划建设与相关上位规划相衔接,严格按照评定标准组织开展民宿等级评定工作,确保全市民宿品牌的代表性、示范引领性,力争2025年底前成功创建全国甲级民宿1家。

如今,站在活力之夏,多业态融合发展、多场景积极构建、多魅力尽情释放的铜仁民宿,正发出盛情邀约,引领这座城市的文旅发展迈向更可期的未来!(田莉莎

 

编      辑:李翼

二      审:杨映华

值班编委:肖  霞

总  值  班:王能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