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文旅新未来 ——贵州省民宿产业发展座谈会嘉宾访谈(摘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畅想文旅新未来 ——贵州省民宿产业发展座谈会嘉宾访谈(摘登)

2024-06-06 10:55 来源:铜仁日报
投稿:trwz001@126.com  

61

梵净山居俯瞰图

62

中国民宿报告蓝皮书编委会代表、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姚缘

63

贵州枕宿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科

64

雷山县西江三春里民宿联合创始人贾博

65

贵州省旅游民宿协会副会长、黔南州民宿协会会长李纪欣

66

24度坞创始人、贵阳观山湖希尔顿惠庭酒店投资人提丽椿

67

尧珈民宿贵州区总经理王晋

6月5日,2024年贵州省民宿产业发展座谈会在铜仁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品牌民宿嘉宾、行业协会、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共议促进民宿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注入文化与个性让民宿产业更有活力

贵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因为其独特的山地资源和文化魅力,贵州已经成为民宿产业发展的热土。

民宿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应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将文化元素融入民宿的装修、服务和活动中。贵州在文化挖掘方面已经做得很好,未来可以更多地在融合民族文化特色上下功夫,尤其是在民宿的装修、设计、餐饮等方面,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形成独特风格。加强与当地文化机构和传承人合作,开发一些有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以吸引更多游客。

希望《民宿蓝皮书》能够为贵州乃至全国的民宿行业发展贡献力量,为政策制定者、行业协会、民宿经营决策者及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成果。

民宿为当地旅游添亮色

民宿产业对贵州旅游发展起到了一个创新带动作用,同时在乡村振兴以及旅游目的地打造方面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民宿以住宿的形式,让外来游客能够更深入了解贵州的人文地貌。让游客可以通过民宿,去深挖当地地域风貌、人文风情、民族文化,让游客更加了解当地特色,增强游客可玩性,提升游客体验感,对贵州旅游起到了一个加分作用。

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贵州以及铜仁目前都是处于出圈状态。希望民宿产业发展能够赋予当地旅游更多的能量,采取“民宿+”模式,延伸出更多产品,更好整合旅游资源,让旅游资源能够合理开发以及运用,更好地向世界展示贵州风情风貌以及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充分挖掘民宿发展潜力

贵州拥有大量山地旅游型的景区景点,这些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民宿的承载连接。从近几年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来看,万峰林、荔波小七孔、黄果树、百里杜鹃、西江千户苗寨等贵州著名的旅游景点的火爆,都离不开民宿产业的支撑,所以民宿对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极具重要性。

铜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备,期待铜仁加强梵净山、九龙洞两大景区的联动,辐射带动周边区县的优质旅游资源,充分挖掘民宿发展潜力,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强劲动力。

努力为贵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民宿产业是发展文旅产业当中重要的一环,是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品质的重要支撑。立足贵州文旅产业发展,我们可以探索将各旅游目的地,打造成为具有度假属性的文旅业态,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让游客引得进、留得住、玩得好。同时,要结合地域特色,运用好流量“标签”,更好助推文旅“出圈”,促进民宿产业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贵州作为全国唯一的“山地公园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对民宿选址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之贵州拥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古村、古寨、古镇等人文景观也独具特色优势,这些都将在民宿中注入文化内涵和个性化表达,让民宿产业更有活力。

民宿有情怀更有温度

民宿和酒店是有区别的,对于山美水美的贵州来说,很多乡村是在大山里,民宿加入进去以后,能够把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习俗体现出来,对于省外游客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所以我觉得民宿比酒店更丰富,除了呈现的这些产业以外,民宿的服务也更有温度,很多客人愿意在民宿待很久,去感受民宿提供的这种温度。

铜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梵净山和朱砂古镇,是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源,来铜仁投资民宿,会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体验。

民宿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民宿是整个旅游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民宿都是由传统村居、村寨改建而成,所以民宿也可以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产业,对促进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就业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对于促进民宿行业发展来说,我认为首先要提升品牌化,通过品牌化发展将促进运营体系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其次要用文化赋能,贵州具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可以为民宿增添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从而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田艳琴 杨红 李猛 陈应康 综合整理)

 

编辑:郭琦

二审:韩康

值班编委:杨胜花

总值班:王能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