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人,18条医疗惠民便民措施来了!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铜仁人,18条医疗惠民便民措施来了!

2024-07-13 13:07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近日,铜仁市卫生健康局印发《铜仁市医疗机构惠民便民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加强门诊预约服务、优化门诊服务、加强院前急救服务、优化住院服务、加强诊后服务、开展惠民医疗服务等6大方面制定了18条措施,旨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看得懂”“能明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切实提高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640

进一步加强门诊预约服务

1.完善预约诊疗制度。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进一步优化预约诊疗平台,通过网页、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电话、自助机等,提升预约诊疗精准度,拓展预约诊疗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检验检查、住院和择期手术等实行院内统一的信息化预约。

2.优化挂号预约服务。支持多种有效证件预约,落实分时段预约,合理安排号源量,适当增加门诊服务时间,为医患沟通预留充足时间。完善叫号规则,增设复诊窗口,科学调配复诊患者进入叫号队列,避免造成首诊预约患者就诊时间延误。

进一步优化门诊服务

3.延长门诊挂号有效期。实行“一号管三天”,延长挂号有效期至主要疾病诊疗行为完成,3天以内医疗机构不得重复挂号、重复收费。对于当日不能完成的检查检验项目,免费为患者提供复诊预约服务,解读报告和明确治疗方案无需再次挂号。

4.增加门诊供给服务。门诊量大的医疗机构,要全年全天候开设门诊。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优先在需求较多的门诊科室,开展午间门诊、夜间门诊、延时门诊、预住院等服务,确保出现就诊高峰时门急诊运行平稳有序,满足群众就诊需求。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符合条件的三级医疗机构稳步开展门诊手术,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5.丰富门诊服务模式。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积极开设多学科诊疗(MDT)、药学、护理、康复、麻醉、疼痛、健康管理、中西医结合门诊等新型门诊,中医医疗机构要总结推广中医综合治疗以及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

6.实行院内“一站式”服务。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加强“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持续优化就医流程,合理整合盖章审核、咨询引导、人工预约、便民设备租借、双向转诊医患沟通、相关文书、资料审核、便民处方、慢性病办理等服务功能,力争实现“一站通办”。要加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服务平台应用,为群众一站式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本市户口登记(申报出生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居民医保登记、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登记等事项,让群众少跑腿。

7.加强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按照市卫生健康局制定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资料互通共享,实时监控高值高频、群众反映突出的检验项目,避免重复检查、过度检查,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要提供云胶片服务,方便群众随时随地查阅影像检查报告及电子胶片。要加强质量控制,保证检查检验结果准确性、科学性。

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服务

8.提升院前医疗急救能力。优化院前急救服务流程,提升120呼叫定位精度,缩短呼叫反应时间,加强院前院内衔接,实施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救治、后补手续”。以急诊为平台,建立急危重症患者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

进一步优化住院服务

9.优化入出院办理流程。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建立患者入出院服务中心,建立住院患者多种身份识别方式,优化入出院流程,主动推送住院等候信息、提供入院手续办理、医保审核、出院结算、检查检验预约、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等“一站式”服务。 

10.完善住院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诊断明确、病情相对稳定,经评估符合住院指征、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在患者入院前完成术前检查检验,缩短入院后术前等待时间,鼓励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单人、双人病房数量,改善住院病房环境。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陪同、陪护、探视管理制度,满足患者及家属住院需求。

11.拓展优化日间手术服务。三级医疗机构要加强日间手术管理,不断拓展日间医疗服务范围,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降低住院需求负担。要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打造手术患者分级诊疗新模式。

12.提供多种付费渠道。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当日出院、当日结算”、住院费用预结算、床旁结算、诊间结算等多种形式的缴费服务,提高结算效率。按医保标准规范加快完成移动支付端的改造,实现慢性病和特殊疾病自助服务等场景的使用。住院费用清单完整、条目清楚,提升住院费用合理性、提高医疗整体运行效率。

13.改善住院膳食服务。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除儿童、精神专科医院)要积极开展线上点餐工作,满足患者多元化用餐需求。以市直医疗机构为重点,推进食堂全部实现明厨亮灶,提高食堂操作间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膳食服务品质和安全。鼓励医疗机构在院内提供超市、便利店等便民服务。

14.加强人文关怀。加大志愿服务力度,针对老年患者和其他特殊人群提供爱心服务。加强引导服务,依据不同时段就诊量变化,优化调配工作人员和自助设备数量等,合理设置院内导诊标识、指示牌等。各诊疗区合理设置等候场地,增加休息座位,提供便民设施,使患者候诊能更加舒适。完善停车场硬件设施,加强停车信息化管理,改善患者停车条件。

进一步加强诊后服务

15.做好医疗服务连续性。要依托医联体、医共体等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加强诊后管理与随访,建立患者随访档案和随访计划,建设多途径智能随访平台,为患者提供便捷专业的院外康复和延续性治疗,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供就诊绿色通道,为患者诊后提供更好保障。

16.加强药学服务。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应规范开设药学门诊,其他医疗机构设置用药咨询室(窗口),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中药用药加工、药物配送等个性化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药学服务”,推动处方流转、药品配送等服务,探索开展用药指导信息推送服务,指导督促患者规律服药。

多渠道开展惠民医疗服务

17.加强公益医疗活动。积极开展义诊等公益医疗活动,为贫困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服务等。

18.加大健康惠企行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参与健康惠企行动,聚焦企业员工健康需求,充分发挥“健康副厂长”作用,主动为企业提供义诊、健康讲座、健康管理及职业病防治等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来源:铜仁市卫生健康局 田茂瑜整理)

 

编      辑: 谢   芳

二      审: 田   政

值班编委:张璇月

总 值 班: 王能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