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四好农村路” 铺就乡村致富新希望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玉屏县

建设“四好农村路” 铺就乡村致富新希望

2024-07-19 20:39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从南到北,从西至东,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连起千村万户,一个日臻完善的农村公路网正为乡村发展注入新能量,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

23

玉屏因“流水如玉、青山似屏”而得名,素有“黔东门户”之称。这里的乡村依山傍水,山美水美,出行却不太美。重峦叠嶂给村民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货物出山的高成本劝退了很多想要在家靠土地挣钱的村民。

24

“要想富,先修路”,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混寨村的杨德仙深有体会。2014年,杨德仙一家在村后的几座山上种植黄桃,那时通往山上的路还没修好,黄桃的运输全靠人工搬运,一群人在大热天里挑着重担上山下山,黄桃成熟季也是一家人的劳累季,运输的不便极大的限制了种植规模,增加了种植成本。但自2017年起,这样劳累搬运的场景成为过去式,公路从杨德仙家的桃林横穿而过,货车直接开到桃林,一车车的黄桃早上还在树上挂着,下午就被运到市场售卖。“以前开始种植的时候,因为交通不方便,给我们生产和销售带来了很多不便,从2017年以后,路修好了,我们现在水果的运输,客商往来方便得多了,大车、货车都可以直接开进来了,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杨德仙说道。

25

路通了,杨德仙家扩大了黄桃的种植规模。在强调体验感的热潮中,他们又开启了客户自行到种植基地摘桃的销售方式。依托着农村公路,混寨村的桃子、李子和藏红花等各种产品有了新“出路”,村民们有了好收入。“通过公路的拓宽和维修,给我们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500亩的藏红花和1800亩的黄桃基地,解决了村民们就地就业的困难。”混寨村群众杨德朝说道。

26

和混寨村一样,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胜利村也在开通农村公路后,村庄发展有了“新路”。走进胜利村,迎面看到的是一条宽敞的四车道公路,楼房整齐地排列在两侧。这条农村公路修建于2016年,全长2公里,从胜利村贯穿而过。胜利村与大龙工业区相邻,村庄通路后,村集体进一步谋发展,计划把胜利村打造成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龙工业园区“后花园”。“公路已经通到了我们家门口,我们群众都方便了,种的农作物玉米和稻谷,交通方便以后,大家都能坐上公交车卖到市场上去卖。我们这条路相当漂亮,彻底摆脱了肩挑背驼的运输方式。”胜利村群众周胜跃兴奋地说道。 

27

村村通公路,村民搭上幸福车,乡村焕发新朝气。截至2024年上半年,玉屏县农村公路管养里程达1065.297公里。其中,乡道31条209.653公里,村道136条378.223公里,组道319条283.658公里。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便利了生产,还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依托四好农村公路全国示范县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成果,玉屏县通过融合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建立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点,解决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人货出村的最先一公里。

28

“近年来,玉屏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持续推进,结合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行动,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工作,推动农村公路与当地产业互利共赢,农村公路作为连接城乡的毛细血管,一头连接田间地头,一头连接县域城区,把一座座山,一个个村庄,一片片产业串联起来,不仅成为了老百姓安全出行的通达之路,更是托起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玉屏自治县公路养护中心主任罗浪介绍道。

29

好路串起铜仁乡村的好山好水好生活,今年是“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出十周年,近年来,铜仁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农村公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截至2023年底,全市建成乡道6586.491公里、村道12456.766公里、组道6558.012公里。

道路通畅,百业兴旺。据了解,铜仁市依托“四好农村路”,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156家、市级家庭农场1331家,建成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203家、三星级以上农家乐324家,建成茶园134.06万亩、果园80.94万亩、中药材82.5万亩,牲畜养殖达2700万只。路网形成后,农村交通运输更加快捷便利,流通渠道迅速得到拓宽,农村产业迅猛发展,让村民实现在家稳就业、创收入,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活力,为农民致富带来新希望。(记者:曾明 吴碧艳 通讯员:杨坤)


编辑:郭琦

二审:韩康

值班编委:杨胜花

总值班:王能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