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农技人员“走亲戚” 上门“支招”促增收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石阡县

石阡:农技人员“走亲戚” 上门“支招”促增收

2024-07-28 12:06 来源:铜仁日报
投稿:trwz001@126.com  

去年5月以来,省农科院11名农技人员来到石阡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争取项目资金在石阡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基地,为石阡群众提供观摩学习的平台,助力石阡农业高质量发展。

这两天,枫香乡新栗村果农张在海种植的60亩青奈李成熟上市,他正组织工人采摘、打包,销售到广西桂林。张在海介绍,得益于农技人员的帮助,他家今年的青奈李实现了丰收,预计产量达15万斤,亩产值达7000元。

“产量比往年增加了30%,价格比往年每斤增加了一块钱。齐书记的技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张在海说。

张在海口中的齐书记是省农科院果树所助理研究员齐勇,也是石阡县枫香乡新栗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他发现该村果园普遍存在管理不科学、修剪不到位、病虫害严重、老果园收益差等共性问题,对此,他先后争取到19万元项目资金,围绕奈李、蜂糖李等打造了高标准示范园以及老果园高接换种改造提升示范园,让水果种植户有了观摩样板间。

日前,省农科院科技成果集成展示园的鲜食玉米成熟,这里示范种植的金彩糯2020、黔糯968、黔糯868三个品种均是省农科院自主研究选育的品种,通过高密度种植、直播、低施肥量等方式种植管理,亩产均达1500斤。

谈及示范的品种选择,省农科院派驻聚凤乡廖家屯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张开武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自主选育的品种更适应我们本地的气候特点,从而保证了品种的稳定性,引进这样的品种,更能稳产增收,减少群众的损失。”

除了水果、玉米外,还示范种植了优质稻、高粱、薯类、蔬菜以及辣椒等新品种,推广了病虫害绿色防控、高效行间套种等新技术新模式。

自去年5月,省农科院新一轮驻村工作队来到石阡走访调研发现,石阡农业在技术和品种上存在一定的短板。为解决这一问题,申请100万元项目资金,打造了科技成果集成展示园、黄花菜品种提纯与行间套作利用模式试验示范、水果高标准示范园、石阡苔茶茶园高效管护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基地中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均由省农科院在石阡驻村的农技人员负责。

省农科院派驻石阡县工作队副队长周凌说:“建立展示园基地是为了更好发挥农科院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上的展示和推广,让种植大户、农技人员、专业合作社有观摩学习的平台,以便更好地掌握农技知识,学习新的种植模式,让农户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得见、学得会、能掌握、会使用。”(杨文美 黎祖艳 杨洁禛)

 

编辑:冉景红

二审:申逸恺

值班编委:谭霜

总值班:张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