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时评| 沸腾的群山,沸腾的时代
反映时代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抓住时代特征,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才能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和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由欧阳黔森报告文学《看万山红遍》改编的电视剧《沸腾的群山》就是一部这样的优秀作品。
该剧紧紧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这一世界性难题,以宏大的历史视角讲述了丹山从“资源枯竭”到“群山沸腾”的历史性巨变,以生动的故事和感人的情节勾勒了丹山人民立志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脱贫壮歌,以细腻的笔触和感人的画面展现了脱贫攻坚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以及在这场伟大实践中的国家意志与人民力量。
地处湘黔交界、武陵山腹地的万山,因盛产朱砂而被誉为“中国汞都”和“丹砂王国”。它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汞工业基地,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上世纪末,万山汞矿因汞资源枯竭而被迫关停,两万余职工陷入生活绝境。2008年,万山又遭受百年难遇的雪凝灾害,万山的发展又遭重创,万山人民的心也降到了冰点。《沸腾的群山》就是以万山转型发展为故事原型,巧妙地从丹山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雪凝灾害展开叙述,将来自中央的问候与牵挂作为精神内核,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为叙事主线,通过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讲述了黔东市丹山区从汞矿衰落到成功转型的奋斗历程,从资源枯竭到涅槃重生的历史巨变。 如何突出重围,如何绝地逢生,是摆在冯白杨、周本才等人面前的难题,也是摆在每一位丹山人面前的难题。冯白杨、周本才等基层干部,勇担使命,负重前行,带领汞矿人和丹山人抗击雪凝灾害,重建家园。利用有限资源和自然条件,依托国家优惠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工业,引进疾鼎公司和绿源公司,建立大数据产业园,打造汞矿遗址公园。一产、二产、三产“三驾马车”齐头奋进,奋力赶超,使一个资源枯竭的城市再次沸腾,使丹山人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剧中,张长生从种香菇失败到当上副厂长,郭兴东从艰难办厂到下乡养牛,林芳菲从挂职副区长到扶贫队队长,顾含笑从医务人员到驻村第一书记,刘迎香从上访户到社区副主任,黄大跃从好吃懒做的单身汉到“夫妻双双把家还”,范五皮从“满嘴跑火车”到泪洒祖坟场,丹山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每一个人都在改变。他们见证了丹山的每一步发展,丹山的每一次巨变都渗透着他们的泪水和汗水。可以说,是丹山人民内心深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澎湃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激情,才使曾经辉煌后一度沉寂的丹山再次沸腾,再次腾飞。丹山人民改变了命运,也创造了历史。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沸腾的群山》展现了脱贫攻坚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和这个伟大的时代,谱写了一曲新时代资源枯竭城市工业转型的恢弘篇章。它沸腾的不仅是丹山,也是层林尽染的群山,更是这个伟大的时代。(作者:孙向阳)
编辑:谢芳
二审:刘静
值班编委:陈曦
总值班:郝从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