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水利为生态输“养”
近年来,我市水域生态治理持续推进,水利保障设施不断完善,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水利保障。
近日,在碧江区大梁河小江口至板栗园村段河道治理项目建设现场,大型挖掘机轰鸣作业,挖掘河道;施工人员挥汗如雨,有的在铺设护坡砖石、有的在加固堤岸。
碧江区水务局水利工程师杨光绪介绍,该河道治理项目总长度2710米,河道左右新建堤防2257米,今年3月初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完工。项目建成后,对鱼类生态和周边700亩农田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
据了解,此项目中采用的生态防洪堤能够稳固堤岸,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农田不受洪水侵袭。良好的透水性有助于维持堤岸周边的地下水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稳定水源。其空隙还能为水生生物和植物提供栖息和生长空间,促进生态系统平衡,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当前正是夏季田间管护的关键时期,万山区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灌溉输配水工程,全力保障用水需求,为粮食生产打下基础。
在鱼塘乡丰收水库,管理员张见水说道:“为了正常供水,我每天要下农田看大概需要多少水,再返回水库放多少的水量。”
据了解,丰收水库属小Ⅱ型水库,总库容13万立方米,可供周边村寨300余亩农田灌溉用水。
目前,万山区已建成涉及农业灌溉的水库34座,灌溉面积约3.5万亩。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科学调水,最大程度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浩然 冉文锋)
编辑:谢芳
二审:周苏星
值班编委:杨胜花
总值班:王能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