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富民|万山旗屯村:“牛产业”托起强村富民梦
近年来,万山区丹都街道旗屯村紧紧围绕“强村富民”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因地制宜发展肉牛产业,将其发展成群众增收、集体增资的致富产业,为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畜”势勃发增添“动能”。
走进丹都街道旗屯村华诚牧业养殖基地,一座座宽敞整齐的标准化圈舍连片排列,远远就听到“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棚圈内,一头头肉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工作人员正忙着喂牛、清理棚舍。
据了解,贵州万山华诚牧业有限公司是万山区的招商引资项目。2017年落地旗屯村后,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引进西门塔尔肉牛进行自繁自养,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集体经济、群众三方共同增收。目前,华诚牧业养殖场占地85亩,建设现代标准化牛舍20个,平均每年肉牛存栏量1500头,年出栏量超850头,经济效益在1700万元左右。
为深入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产业发展中来,带动群众共同致富。该公司还与周边几个村的农户签订肉牛代养合同,将其生产的良种肉牛提供给农户饲养,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喂养饲料、检疫防疫,农户养成后负责统一回收。
旗屯村代养户表示,“我们只需提供具有生产设施的厂房,华诚牧业提供牛源、饲料和防疫,做好预防管理和技术指导,为我们发展肉牛养殖增添了信心底气。”
当前,与华诚牧业签订寄养协议的农户达30余户,寄养肉牛达600余头。农户饲养6个月后,增重部分按市场价进行回购,规范化、专业化养殖的农户,每头肉牛的收益有4000至5000元。
除此之外,为提升养殖效益,将肉牛产生的粪便通过养殖蚯蚓方式转化为有机肥,一部分投入果树林施肥,一部分以每吨800元的价格售卖,每年产值达160万元,真正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高效、绿色发展。
据介绍,二期肉牛养殖基地正在建设中,占地78亩,牛舍6个,建成后可达到7500头的养殖规模,新增就业岗位10个,为群众增收致富,强村富民创造有利条件。(作者:邓凤丽)
编辑:李翼
二审:周苏星
值班编委:杨胜花
总值班:王能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