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 建设美好家园】侗乡“蝶变”展新颜!玉屏文明城市创建掠影
“以前车位少,大家都抢着停,经常因为找不到车位,一圈一圈在小区附近转,很是头疼。现在好了,停车位多了,出行也更加方便了。”家住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北门桥社区文昌阁小区的李先生说。
停车难曾是困扰文昌阁小区居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将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对所纳入改造小区的绿化面积、楼梯过道、雨污分流、健身器材等进行了改造或提升,并增设停车位等公共服务设施,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小区经过改造后,环境越来越好,邻里和谐,互帮互助。下雨时,还总会听到大家互相帮忙收被子衣服的声音,大人小孩欢声笑语不断。”北门桥社区党支部书记罗菊平告诉记者,文昌阁小区是玉屏侗族自治县城一处自治管理的小区,也是群众及业主满意度最高的小区。
如今,文昌阁小区面貌早已焕然一新。走在小区的林荫小道上,休闲凉亭、健身器材等掩映在绿树红花间,蓝天白云下,柏油地面上笔直地画着停车线,车辆在线内有序停放,停车不再是难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因停车场建设提升幸福感的,不仅有文昌阁小区的居民,还有玉屏广大市民群众。记者在玉屏侗族自治县城区看到,箫笛大道、中山路、文水路、红花路修建了一个个临时便民停车场,一辆辆车辆停放有序,已成为玉屏城区的一道风景线。
“以前开车出门办点事,总是很难找到停车位,有时候在附近找不到停车位,就只能停到比较远的地方,再自己步行一大段路过去,就会非常苦恼。自从有了临时便民停车场,大家都方便了许多。”居民刘女士说。
“停车难”一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小小停车场,承载着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市民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通过合理利用闲置空间“扩总量”、全面施划停车泊位“强增量”的方法,纾解“停车难”问题。
目前,玉屏已充分利用城区待建工地及闲置土地,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城区主次干道、广场、巷道等区域新增小车停车位2300个(含智慧停车位),摩托车停车位3075个,预计惠及群众5万人,有效缓解了玉屏自治县城区停车难问题,营造了良好的市容秩序。
城市管理,最是于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见精神。下足“绣花”功夫,才能让城市形象不断优化、功能品位不断提升。“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同时,玉屏侗族自治县还在交通秩序管理上狠下功夫。
据玉屏侗族自治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民警苏成康介绍,依托智慧交通管理系统,交警大队对辖区路段进行网络巡查,抓拍违停现象,详细记录违停车辆车牌、停放时间和具体位置,实时传输向车主发出违停提醒,引导市民群众规范停车、文明停车。同时在主要交通路口,安排专人对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行人横穿马路等行为进行劝导,交通秩序得到了有效改善。
同时,玉屏还通过网络平台开设了专栏,对车辆乱停乱放、驾驶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并督促行业部门加强对“学校师生、医护人员、公共交通司机、美团骑手、快递小哥”等群体的文明教育管理,市民群众文明意识进一步提升。
“以前出去巡逻,到处都是违停车辆,现在大家都会自觉有序地把车辆停好,街道变得更加整洁通畅了,行人也更加文明有礼了。”苏成康说。
环境优美的小区、干净整洁的街道、秩序井然的车流……如今,行走在玉屏城区的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文明礼让,蓝天碧水,相映成趣,满城文明处处景,阵阵“文明之风”扑面而来。(记者:田艳琴)
编辑:李翼
二审:周苏星
值班编委:杨胜花
总值班:王能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