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火红辣椒奏响强村富民“椒”响曲
近年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深入推进“强村富民”三年行动,通过“公司订单+农户自种+基地打造”等模式,将辣椒精深加工生产企业引进工业园区,充分发挥辣椒产业孵化平台作用,推进辣椒烘干、泡椒等多条辣椒生产线扩容提量,推动辣椒产业链高度融合发展。
今年,印江在17个乡镇(街道)发展辣椒种植7万亩,其中订单辣椒3.2万亩。目前辣椒收购、加工已陆续铺开,辣椒产业已成为全县富民特色产业之一,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晨光初照,薄雾还未完全散去,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寨镇的田间地头便已是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头戴草帽,背着背篓,穿梭在郁郁葱葱的辣椒田中,动作娴熟地采收青椒。
在新寨镇棬子村,辣椒种植大户杨建江通过租赁农户土地,种植220亩辣椒,不仅为农户创造了稳定的土地租赁收入,还带动村民们参与辣椒的种植与采收获得额外的劳动收入。“我在棬子村租了220亩土地,每亩是200块钱,总共4万多块钱的租金。这几天开始采摘青椒了,每天有30几个人,从开始到现在,投入20万元左右。”杨建江说,采完青椒10天过后,又可以采收红椒,相较往年多有一轮青椒的收入。
今年,新寨镇探索辣椒发展模式,在部分试点村发展辣椒,前期采摘青椒专门用于制作泡椒,后期又可以采收红椒。这一创新不仅丰富了辣椒产品线,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元、更高质量的辣椒产品,还为椒农提供了额外的收益机会。
“我们现在采摘的青椒是在6个试点村发展的二荆条辣椒,用于制作泡椒。与往年相比,这样可以在原有采摘5批红椒的基础上,提前采摘1批青椒,让椒农多一轮收益。”新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代继明说。
新寨镇通过订单农业和产品多元化发展,不仅实现了辣椒产量的显著增长,还让椒农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全镇4000余亩辣椒预计产量1800吨,产值近千万元,带动全镇近两千户群众通过租赁土地、基地务工增收。其中400余亩二荆条青椒额外增值10余万元。(王治洪 梅亚军 任光勇)
编辑:冉景红
二审:周苏星
值班编委:杨胜花
总值班:王能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