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税务:“三税”赋能产业兴 铺就乡村致富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石。铜仁市碧江区税务局聚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深入开展“强村富民”工作,将税收服务向“三农”领域延伸,以税惠农、助农、兴农,全力为乡村振兴添力赋能,成功铺就乡村振兴致富新路。
以税惠农 “小油茶”变身“金果果”
碧江区和平乡凭借优越的气候及土壤条件,成为种植油茶的天然基地,素有“油茶之乡”的美誉。当地政府部门充分利用这一独特优势,大力发展高产油茶产业,以此作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重要举措,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贵州山茶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油茶产业项目,公司负责人雷健介绍:“农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十分实在,2023 年以来,公司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 253万余元,我们把这些资金用于扩建基地和购买加工设备。目前,工厂油茶育苗基地已达 5万亩,并已顺利完成育苗工作任务。”该项目成功打造了油茶全产业链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生产示范基地,构建起油茶特色农业产业结构体系,不仅切实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难题,还助力近万户群众实现增收。
村民谯开芬欣喜地说道:“在这里工作,每天都有收入,从前我是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妇女,如今腰包鼓起来了,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越过越好。”
如今,该区域农户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起来,税务部门也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强化以税赋能职责,全力推动“小油茶”向“大金果”的华丽转变。
以税助农 “小荒山”变身“宝藏山”
位于碧江区西北部的川硐街道小江口村,曾是碧江区8个省级深度贫困村之一,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村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发展了以碧江福柚、蜂糖李、沙地西瓜为主的山地产业,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宝山”。2020年,该村产业基地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现代高效山地农业示范园区,是全市第一批“强村富民”三年行动示范村。
“税务部门挨家挨户向我们宣传税惠助农政策,还在街道设置税费服务站,方便村民就近咨询和办理涉税业务。”据小江口村党支部副书记龙贤政介绍,税务部门连续五年“以销促扶”,多渠道为该村销售扶贫西瓜、柚子、蜂糖李等农产品,村集体产业增收近100万元。
“产业发展起来,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长期在基地务工,不仅离家近,又能照顾到家里,每年增加了4万元收入,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村民杨胜金高兴地说。
以税兴农 “小作坊”变身“强企业”
在位于和平乡的贵州聂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整理腌渍好的咸菜,从挑选、卷曲、称重,到打包、封口,动作娴熟,加工环节井然有序。
该公司是一家以从事农副食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公司法人聂淑珍创业之初,从传统手工艺中发现“商机”,瞄准本地土特产。在税务部门对惠农税费政策补贴的大力宣传下,聂淑珍对创办公司产生了浓厚兴趣,她注册了“聂大姐”商标,并于2020年创办贵州聂姐食品有限公司,成功推出“聂大姐酸豇豆”“聂大姐盐酸菜”等一系列农特产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企业带头人”,产业的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增收。
“税务部门对惠农政策的宣传和讲解,让我对创办企业产生了信心和底气,在创办过程中,他们帮助我解决了开票、申报等问题,让我们及时交付了订单,产业升级之路更加畅通了。现在,我们酸豇豆品牌,已经走向全国各地,线上线下销售非常可观,2023年产值就达到了800多万元。”聂淑珍介绍道。(吴瑶 田丽莉)
编辑:郭琦
二审:韩康
值班编委:张璇月
总值班:王能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