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厚植幸福底色!万山这么做→
绿色是发展的颜色,是幸福的底色。万山区切实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管养结合守护林地,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在茶店街道红岩村的山头,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山桐子苗的根部生长情况,这些近乎一人高的树苗是退耕还林以来种植的经济树种,目前长势良好。
工作人员介绍,这片山头坡度较大、地形崎岖,长期以来都是荒废状态。茶店街道推行退耕还林工作后,将这类不宜耕种、生态承受力弱的土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并改种生长周期短、效益高的经济树种,让土地逐渐“由黄变绿”。目前,茶店街道退耕还林面积达到2184亩,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茶店街道结合当地实际,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鼓励农户种植油茶、山桐子、杉树等经济树种,并在每年造林种植管护高峰期抽调技术干部深入林地进行监测和指导。”茶店街道工作人员黄前新介绍。
据了解,茶店街道现有林地面积6万余亩,其中公益林4万亩,绿化率达到67%。有了这些林地做屏障,水土退化、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村里自从搞了退耕还林后,树变多了,空气清新了,环境也更加好了。”红岩村村民郑世方感慨。
此外,万山区还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做好护绿、管绿工作。在高楼坪乡大树林村,林长张美明正和工作人员对村里的古枫木树进行常态化检查。这些高大的古树是大树林村的标志,108棵古树与居民的七彩房屋组成美丽田园画卷。
“这些古树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家人是一样的,看到它们被保护得这么好,我们也很开心。”大树林村村民杨德云说。
大树林村共有林地100余亩,为了守护好这份独有的林地资源,村里对古树实施编号管理、挂牌保护,每年安排专人进行管护,对林业资源实施“林长+护林员”的网格化管理。而近段时间气温较高,需要做好森林常态化防火工作,张美明隔上一段时间就和护林员一起巡山护林,通过强化巡林巡查频次,进一步织密林地资源保护网,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实行‘林长制’以来,大树林村从制度、体系建设、组织管理等方面进一步细化,认真落实‘林长制’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防火防灾、病虫害管理能力,让村里的水更清、山更绿。”大树林村党支部书记、林长张美明说。
据悉,为了全面强化辖区内林地动态管理,万山区设立了249名林长,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巡山护林人员包山头地块的四级网格责任体系,有效预防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乱砍滥伐等情况的发生。
天蓝地绿、山美水美、乡村振兴……目前,万山区森林覆盖率达67.7%,村庄绿化覆盖率为48.97%,全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持续向好。(陈佳睿)
编辑:郭琦
二审:王懿
值班编委:陈曦
总值班:勾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