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老兵故事】“兵支书”张胜标:永葆军人本色 争做发展标兵
“这个小伙子非常实在,我们社区特殊群体较多,平时有些残疾人,高龄老人因生病走不动,他就亲自上门背,就跟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没有一点怨言。”谈起张胜标,丽景社区的群众这样评价他。
身着军装,他是保家卫国的铁血男儿;卸下戎装,他是心系群众的标杆支书。在思南县双塘街道丽景社区有这样一名“兵支书”,他善于攻坚克难,敢于较真碰硬,心系群众谋发展,虽然离开部队多年,却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军人誓言,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为打造和谐幸福社区不遗余力地贡献个人力量。
不惧困难善做堪当重任的“举旗手”
丽景社区作为全县唯一一个城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容纳了27个乡镇(街道)2070户8987名群众,人口多,矛盾纠纷突出,社区治理难度大,常常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启动后,在组织急需用人之际,在选择向前走一步还是向后退一步之间,张胜标选择了前者,勇于挑起了大梁。
今年38岁的张胜标,是一名具有15年党龄的党员。在部队服役期间因表现优秀,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还曾获得“三等功”荣誉。从部队退役后,张胜标就将“为民服务”当成了人生格言,先后在丽景社区担任副主任、主任、党组织书记等职务,与社区的其他同志一起,在跌跌撞撞的摸索中,带领搬迁群众走出了一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发展之路。
“如果那么容易干,还需要党员做什么?”谈及在丽景社区当村干部的初衷,张胜标这样回答。虽说是村干部,但丽景社区的村干部又是特殊的村干部,作为搬迁社区,基层治理问题错综复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不高,在“搬出来”到“融进去”这样一个频道变换过程中,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辛劳与汗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作为“兵支书”的张胜标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主动深入社区群众家中,为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心系群众善做增收致富的“领航员”
“搬迁点组建之初,我们好多时候忙得顾不上吃饭,每天都有无数件让人头疼的事情等着处理。”如何让搬迁群众在新的环境中安定下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也没有好的办法可以借鉴,只能在摸索中前行。群众是出题者,村干部是答题者,如何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成了社区党委书记张胜标思考的一大问题。
搬迁群众稳得下来,解决就业是前提。面对搬迁就业难的问题,张胜标带领村工作队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各类政策资金450余万元,扶持170名搬迁居民自主创业;争取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05万元、对口帮扶资金25万元,创办“工会创业园”,发展油牡丹产业250亩,解决就业200余人;争取北京有研集团项目资金40万元,建立农贸市场2000平方米,设立摊位81个、门面13个,解决就业105人;通过“党建引领+劳务公司+联建合营+搬迁群众”模式,引进凡群内衣厂落户丽景,解决就业50余人。同时,他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参加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批、就业一批,切实保障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
“一直担心搬到这里没有经济来源,现在引进了这个内衣厂,时间自由,极大方便了我们这类带孩子的宝妈。”来自瓮溪镇的一名搬迁群众介绍。
近年来,丽景社区因地制宜,主动外出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带动就业,为搬迁群众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截至目前,丽景社区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居民稳定就业4488人,实现有劳动力家庭户均就业2.2人,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勇于革新善做社区治理的“先行者”
“遇到问题不能绕着走,只有直面它才能理得顺,事出必有因,群众‘惹事’了,要找一找其中的根源。”在社区治理上,作为支部书记的张胜标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不遮掩、不回避、善作为是他总结出的工作经验,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兵支书”的“实诚”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哪家出现扯皮吵架,张书记总能第一时间出面解决。”面对性格各异、生活习惯不同、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搬迁群众,张胜标主动迈步子、想法子、出点子,用实干之举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推进社区治理迈上新台阶。
在推动社区治理上,张胜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采取抓班子,带队伍的方式,组织“两委”干部落实成立业主委员会1个,吸纳会员30余人,依托红色物业,提升社区服务品质;运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将丽景社区划分为8个综合网格,211个十联户组,配备专属网格1个、网格员8名、联户长211人、治安巡逻队员12人,安装高清摄像头310个,打造智能平安小区,有效守护社区和谐稳定;2024年5月,他带领社区“两委”对小区内的停车进行了规范设置,并启动停车场收费,有效化解社区车辆停放不规范,社区居民停车难等问题;同时,发挥“暖心大姐”“志愿服务之家”等服务品牌和服务阵地的作用,公开受理来信来访,让群众感受到亲人般的服务,将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先锋模范”“文明家庭”“卫生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治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