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坡镇:“稻耳轮作”
让“休眠土地”变身“收益良田”
近日,在印江自治县沙子坡镇十字村田里,刚收割完晚稻的农田被整理平整,村民们正在打孔、分拣、搬运、摆放食用菌棒,一派繁忙的景象,不一会儿,一排排菌棒有序地“立”在田野上。
“在刚刚收割完晚稻的冬闲田里种植黑木耳,来年黑木耳采收结束后又种植水稻,利用深耕还田技术,把废弃菌棒还田作为有机肥,为水稻种植提供充足肥料,既节省化肥成本,又实现粮食增产,确保‘菌稻’两收,这样的‘稻耳轮作’模式,让秋收后原本闲置的稻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说。
近年来,沙子坡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稻耳轮作”模式,实现改善土壤、菌稻两收等多重效益,既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也稳住了粮食安全“压舱石”。
“来干活的群众都说今年菌棒好,干劲十足,信心满满,年景也好,还不耽误农活,平时可以照顾家里面还能有些收入贴补家用。”正在整理菌棒的种植大户任廷富说道。
据了解,今年该镇共种植黑木耳80余万棒,带动就业4800余人次,产值超380万元。首批木耳将在11月底采收上市。“稻耳轮作”模式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还盘活了冬季闲置土地资源,有效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 (记者:罗旭)
编辑:谢芳
二审:申逸恺
值班编委:谭霜
总值班:郝从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