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流量”变“留量”|石阡以文旅融合发展“破局”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将“流量”变“留量”|石阡以文旅融合发展“破局”

2024-09-26 18:55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9月24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在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揭幕。这是石阡县楼上古寨继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景区之后,获得的第五块“国字号招牌”。

1

随着国字号招牌越来越多,石阡,这座西南小城一直在文旅融合的“破局之道”上。

在楼上千年古寨的非遗工坊里,说春、木偶戏、制陶等非遗展览时常上演。利用非遗的影响力,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文化凝聚心力,讲好石阡好故事、传播石阡好声音。

2

古法技艺与现实深度融合,给游客以厚重的历史感受。“我是奔着沉浸式感受古寨文化来的,没想到还能看非遗表演、品尝特色美食,非常难忘。”游客孙女士感叹,“原来石阡的人文资源这么丰富,我要推荐给身边更多的朋友。”

非遗工坊把历史文脉保留在乡间,也就留住了乡愁文化的“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人,在石阡的中小学校,非遗进校园火热进行,点亮学生的课余生活,有专门的社团,定期排练,给文化的传承,储备人才。

3

每当夜幕降临,夜郎风情街华灯初上,摇曳出不一般的“情调”,小城彩虹桥下,坝坝茶尽显小城“烟火气”,流淌不息的温泉水,由“活资源”变成“热经济”,跑出文旅融合加速度。据了解,中秋假期期间,温泉文旅街盛况空前,温泉公司也正全力“备战”国庆假期,准备迎接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

在石阡,山水茶城的名片,少不了自然风光的加持,城西仙人街,也是露营、观山、赏月、看日出日落的绝佳之地,古神话里的石板路,留下岁月的痕迹。不远处的落日山谷风车营地,已成县城百姓休闲好去处。

4

自然与人文深度融合,用自然风光做人文生意,风车营地法人张蝉表示:“假期来我们基地露营的游客很多,都是想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看一看石阡的自然风光,享受一下‘慢生活’。”

石阡群山奔腾,一步一景,近几年因生态环境优良一直颇受游客青睐。2023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3天,优良率达99.5%,石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9.74%,是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茶叶品牌响亮,全县茶叶种植面积43.6万亩,投产33.72万亩。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茶寨仙居神仙庙村,真正意义上做到“推门见绿”,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效益。

5

最是红色抚人心,红军长征两次经过石阡,当年的老区群众,现如今也牢牢端上“绿色饭碗”。石阡与困牛山红军烈士纪念碑的公交车来往不息,沿途感受地球上的红飘带,纪念碑下,虎井沟边,红军栈道收尾工程正在继续,响应着红军长征在石阡90周年系列活动。

石阡,正用足文旅资源,写好文旅融合新篇章,用“绿色”推动发展,以“红色”抚动人心,扎实走好“破局之路”的每一步。(作者:陈良渊)

 

编辑:谢芳

二审:邓兵

值班编委:谭霜

总值班:王能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