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镇红卫村龙海昌:扎根基层作奉献 为民担当办实事
龙海昌,男,中共党员,2021年5月,县委党校选派到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窑湾安置点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23年5月,主动申请到牛郎镇最贫困最偏僻的红卫村继续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期间,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脚步丈量民生,用真心换真情,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驻村工作得到红卫村干群的高度认可和赞同。
转换角色 勇挑重担
在牛郎镇窑湾驻村期间,龙海昌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因安置点不具备成立为社区的条件,工作上没有干部协助,办公阵地条件有限,群众上门要求处理问题不计其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全摆在眼前,让没有驻村工作经验的他一时不知所措,为快速进入角色,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于是开始理清思路,把问题逐个化解。
“龙书记,麻烦你来看哈,我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咯,你喊人帮我修哈”“龙书记,楼上排污到下面门面了,这个天气又热,臭得很了,你过来看看咯”“龙书记,派出所厕所的那根排污管还没接到排污管道里面去,全是排到我家后面的那个小山上,好臭,你要喊人来弄嘞”……
在窑湾驻村期间,龙海昌帮助群众解决房子漏水等问题近20余户,硬化便民小路一条,修建便民小桥一座。“书记,你来之后,帮我们办了好多事情,好多群众都讲你人太好了,现在你没到我们窑湾驻村了,我们都舍不得你嘞。”搬迁到窑湾的群众熊彩菊如是说。
主动请缨 再干一轮
2023年5月,在完成第一轮驻村工作的情况下,龙海昌主动申请到红卫村继续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短时间内走遍了全村每家每户,通过了解村情民意,制定了符合红卫村实际的《牛郎镇红卫村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年度工作计划》《牛郎镇红卫村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年度任务清单》,明确了加强村班子建设、落实乡村振兴任务等工作目标。
他按照“一宣六帮”工作要求,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组织党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村级后备干部加入党组织,组织在家党员同志积极参与日常工作等;开展支部党建系列活动,组织在家党员同志先后到盘信欧百川故居爱国主义基地和铜仁周逸群故居及陈列馆参观,相关报告受到省级媒体关注。
心怀群众 真抓实干
到红卫村驻村以来,龙海昌先后为在家重残户申请冰箱和洗衣机11台;多次对接碧江区山茶公司,协调帮助村解决土地流转费近7万元;开挖了五组近100米长、3米宽的通组路;积极宣传并落实多项惠民政策,主动协助在外务工人员申请跨省交通补贴,2023年为村在外务工人员申请交通补贴78人,涉及金额约4万元;2024年申请82人,涉及金额4.1万元,帮助在家群众申请产业奖补47人次,金额10万余元;落实产业振兴,2023年8月,红卫村种植大户杨金才户丰收黄桃约2万斤,为帮助解决黄桃销售问题,龙海昌积极对接电商平台,通过网络直播带货为该大户馨售黄桃4000余斤,直至售罄;和村干部积极对接移动部门到村安装移动基站1个,彻底消除红卫村信号盲区;2023年11月,通过对接东西部资金和党校帮扶资金,先后填平硬化贵治溪组凉水湾一处露天院坝、硬化保固云避灾露天平台并安装近60米的防护栏;汛期疏散转移群众,2024年7月1日早上,牛郎突降大雨,因保固云组属于地质灾害点,该组还有9名群众在威胁点内,及时到达灾害点对9名群众进行转移,守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立足优势 做大产业
初到红卫村,村党支部书记杨应华便介绍了村级特有资源——青钱柳树,龙海昌便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该树种具有降“三高”等效果,经过多方考察,结合红卫村实际,现已将青钱柳古树资源来发展茶叶产业,目前产量已小有规模,在县委党校和牛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已争取5000元帮扶资金用于包装袋购买等,村“两委”成员及驻村干部积极推销宣传,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心系群众,工作得到认可,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如今,龙海昌依旧在基层一线继续奋战,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作者:杨应华)
编辑:谢芳
二审:刘静
值班编委:张璇月
总值班:郝从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