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人防+技防”织牢森林防火安全网
“村民们,大家要牢记森林防火‘十不准’,不能携带火种进入山林区,不能在山林区吸烟,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近日,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罗场乡茶元村,护林员刘忠文和同事们一边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一边讲解森林防火知识。
连日来,除了向群众宣传防火知识以外,他们还同时开展例行巡山工作。他们身着迷彩装,手持弯刀穿梭在林间,不时清理着路边的杂草和缠绕在电杆拉线上的藤蔓。
秋冬季节,森林防火是大事。罗场乡一部分区域地处梵净山腹地,一部分属于洋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有林地5558.01公顷,其中梵净山世界遗产地2909.18公顷,森林覆盖率从10年前的58.41%提升到现在的73.66%,森林防火压力重、责任大。
“我们罗场乡属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内,全年都是重点防火区,我们每天都会上山巡查,主要看看老百姓有没有烧田边土坎,看到就及时制止,我们是见烟就查,见火就灭。”据刘忠文介绍,在罗场乡这片5000多公顷的林地里他已经工作了5年,由于罗场乡位置特殊,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林中穿行。
当前正值森林火灾高发期,为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铜仁市各地细化管控措施,坚持“防未、防危、防违”“打早、打小、打了”全链条管理方式,通过“人防+技防”实现森林巡护、防火宣传,进一步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
在铜仁市万山区下溪乡报溪村杉木溪组的森林防火执勤点,护林员们带着镰刀和防火拖把,重点排查野外火灾隐患。据了解,下溪乡积极部署,以分管领导包村、乡干部包组,护林员包山头的方式,由160名乡村两级干部、护林员负责32块区域,定人定岗定区域开展森林防火工作,严格火源管理。
万山区下溪乡护林员姚源岩说:“下溪乡森林覆盖率高,森林防火任务重,秋季以来,我们加强辖区内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流动区域的巡逻值守,杜绝冬季野外用火以及乱砍滥伐行为。”
该乡成立了乡、村、护林员三级保护机制,通过召开会议、入户走访、悬挂警示标语等形式,让森林防火意识深入人心。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针对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各级林业部门积极推动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与林长制深度融合,严格实行森林防火责任制、日巡护巡查制度、野外用火审批和报备制度、就近就早响应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
除了实地巡查,铜仁市还运用科技化手段,全面提高火灾防范处置能力。
在下溪乡,“生态护林员巡护APP”的应用,促进了护林员信息化管理。软件后台可统计“巡护APP”上线率、巡护情况及异常上线情况,及时掌握全乡77名护林员巡护情况,压实护林员巡林职责。截至目前全乡“巡护APP”上线率达到70%以上,打通基层护林责任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林木资源安全。
除了人工巡护,下溪乡还将无人机运用于森林火灾防范。相比传统巡护,无人机可在600米空中开展森林火情巡查与监视,10到2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村寨的林区巡视,大幅减少人力物力投入。一旦发现枯树、盗伐、火灾等特殊情况,可联系护林员快速核查。这种“空中+地面”结合的立体化森林防火巡护模式,不仅提升巡查工作效率,还弥补人工巡查耗时长范围小效率低的问题,为守护森林资源安全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万山区下溪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林业)负责人李慧说:“下溪乡将科技运用到防火巡查中,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安全网,今年以来实现全乡森林火灾‘零发生’,目前全乡森林防火形势平稳。”
护林防火只有进行时,下一步,全市将紧盯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关键时点、重要环节和重点领域,切实做到监督检查常态跟进,拧紧‘责任阀’,拉紧‘警戒线’,筑牢‘安全墙’,严格按照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要求,配足配强防灭火物资装备,加强防灭火队伍管理,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推动森林防火工作举措落地见效。
编 辑:徐 霜
二 审:向丽华
值班编委:杨胜花
总 值 班:张 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