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燎原社区:“绣花针”解老城区治理难
沿河自治县团结街道燎原社区常住人口6000多户1.8万余人,流动人口2万多人。区域内有735家小微企业、4031家商铺店面、88家娱乐场所、1 座车站。这里人口密集、基层治理难度大,考验着燎原社区的工作人员下“绣花针”的功夫。
11月30日一大早,燎原社区党支部书记、网格长张延春就在网格员微信工作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近期,楼外的‘野广告’少了,可这‘牛皮癣’又钻进了开放式小区的电梯间、楼道内,甚至居民家的窗户上都未能幸免。”这条消息瞬间引起了大家关注。
几分钟后,张延就收到了大量微信,是6位网格员将通知转发给联户长,且都收到了反馈。
这与曾经社区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张延春看着屏幕感慨道:“现在有了网格员、联户长,速度大不一样!”
燎原社区宣传墙上,一张网格架构图引人注目。张延春作为网格长,将社区划分为6个网格,25个网格党组织、12个网格党小组。3名派驻社区干部、32名志愿者、9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就像一个个微细胞,及时传导居民诉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居民田小艳常年患病,还要照顾两个上学的孩子,生活的重担一度压得她喘不过气。联户长及时将她的困难及时上报社区。很快,低保顺利申请下来了,社区还为她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做了一名保洁员,稳定的收入缓解了她的困境。田小艳激动地说:“多亏了联户长,让我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燎原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网格员安莉有一个不离身的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居民的诉求。“晚上小区楼下广场舞太吵,影响孩子学习和休息,能不能把场地挪到乌江湿地公园呢?”“小区路灯不够亮,晚上出行有点害怕,希望能多加点路灯。”“张家坝片区的污水塘臭死了,能不能解决一下啊?”这些话语,每一条都是居民“关键小事”。
安莉这样形容燎原社区的网格结构:在这个城市社区,网格长是“大脑”,网格员是信息传递的“神经中枢”。网格长一声令下,网格员就像敏捷的信使,将指令传达给联户长,联户长再传达到每一户群众。而问题反馈则是逆向的,从群众到联户长,再到网格员、网格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燎原社区的“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就像一张无形却有力的大网。借助便利的微信工作群,网格员们“线上接单”,迅速行动,然后在群里反馈工作情况,政策传达顺畅无阻,问题解决及时有效。
事在“格”中办,治理有良方。如今的燎原社区,居民们喜欢通过网格反映问题,对网格安排的工作也积极配合。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综治中心为基础,组建治理网,推行“社区党组织+综治中心+网格+十联户”工作模式,划分网格,选出联户长,设立网格党小组,构建起基层社会治理的共治共享新格局,真正实现了“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11月18日,沿河自治县燎原社区张家坝片区污水塘治理群众会。
近年来,燎原社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当作为,增进了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社区也先后获得了全省文明单位称号3次、全市文明单位称号1次、全市文明社区称号1次。
编辑:徐霜
二审:周苏星
值班编委:谭霜
总值班:王能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