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乡情浸桑梓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县动态 松桃县

浓浓乡情浸桑梓

——峰岩片区帮教助学纪实

2024-12-30 16:55
投稿:trwz001@126.com  

作为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了解到峰岩片区教育的前世今生,深深地被峰岩片区教育人的帮教助学和学子反哺行动所感动。

回忆昔日艰苦  尽展当年辉煌

在丰岩完小的一次乌罗镇峰岩片区帮教助学座谈会上,我是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参加的,座谈会上,通过与会人员的交谈,我了解到峰岩教育昔日的辉煌。

座谈会上,全国优秀教师,原丰岩中学、乌罗区中学李万育老校长向与会人员深情地讲述:记得七十年代,丰岩小学包括附设初中,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校舍只有2幢2层木房,楼上是教师宿舍,楼下是学生教室。光线暗得很,有雾的时候,根本看不见,只能用煤油灯照明。雨天较潮湿,黄泥地的地面有点滑,走动时还要注意别摔倒。我们的教师人数,教学任务繁重。不过大家自觉勇挑重担,有的教师主动担任两门甚至三门学科的教学。老师的认真,学生的勤奋,在这样的充满进取,充满上进的校园环境是一种幸福。

原乌罗农业职业中学罗会勇老校长谈道:由于师生共同拼搏,功夫不负勤奋人,1981年中考,成绩突出,5人被贵州省松桃民族师范录取,学生家长很是高兴,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得到空前提高。周边的三阳乡、冷水乡、石梁乡、乌罗镇、印江木黄镇、重庆秀山县钟灵乡等20余名学生慕名来校学习,学生人数超过100人,成了当时家长心中的乡村名校。

原小河村完小张富禄老校长说:由于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为了解决学生住宿,买了学校所在地坳上生产队一幢3间木房作为宿舍。学校没有食堂,只负责用蒸笼蒸饭,学生自带酸菜、辣椒或者腌菜,就是一个星期的下饭菜。学生寝室无床位,在楼板上铺地铺,生活极为艰苦,和现在的条件比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原乌罗区教育办公室主任、县招生办公室主任张学高老人回忆,1982年春季期末考试,罗会勇老师所任初三数学、黄昌华老师所任的初三物理、李万育所任的初三化学,三科平均分位列全县第一,教育局发了每科60元的奖金。这是当时了不起的成就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冯仕文老师一边教学,一边高考自学,取得了双丰收,他所任学科学生成绩取得优异效果,当年参加高考还被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系录取。在乌罗方圆几十里内外,被人们传颂为一个教学相长的佳话。

......

面对现实窘境  实施帮教助学

时光任苒,40年弹指一挥间。大峰岩片区1992年撤区并乡后,峰岩片区有黔兴、中利、岩口、小河4个行政村。在城镇化建设中,很多村民进城购房,落户县城。脱贫攻坚中,对住房困难的贫困户实行易地搬迁。加上外出务工人多,居住人口每况愈下。学生人数减少,学校处于停滞的边缘。中利村小、岩口村小相继停办。如果丰岩完小再一停办,本地村民子女不得不去镇上或县城租房送学生,除了房租外,还有各种开支,更需监护人陪读,经济负担加重,现实的困境显而易见。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峰岩片区教育人和曾经的学子,源于浓浓的乡情,于2021年5月23日下午在学子孙骥的倡导下,陈朝刚、曾斌、杨懿、张强、滕芳、杨帆、龙继昌、田诲、汪峰、陈璐、杨再文、李传江、田儒汉以及退休人员罗会勇、张学高、李万育参加会议。决定对家乡小河村小、丰岩完小实行帮教助学。自发成立帮教助学组织,推荐了退休教师李万育为组长、张富禄为副组长、杨再荣任会计、陈璐任出纳、张学高为顾问、龙继昌为秘书长,具体开展帮教助学工作。帮教助学组拟定了实施方案和细则,并于6月初向镇党委政府和镇教育管理中心汇报,达成共识: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大家献爱心,用实际行动进行帮教助学。

2021年6月帮教助学组向丰岩片区的父老乡亲发出捐赠倡议,大家慷慨解囊。到8月底共收到黔兴村78人捐款93900元,中利村22人捐款28300元,岩口村25人捐款30300元,小河村13人捐款28300元,共计捐款182300元(原乌罗区中学退休教师冯锡卿、陈锡两位老师各捐1000元)。由中利村孙燕联系的北京华玺集团捐2万元用于购买学生校服。根据需要2023年7月又一次进行爱心捐赠,黔兴村57人捐58900元,中利村15人捐22500元,岩口村8人捐11400元,小河村3人捐32800元,共计126800元。捐赠款用于激励两所小学在每学期全县期末统考中平均分居全镇前三名的教师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中考升入铜仁一中的初中毕业生、高考被录取的本科生,收支情况在每年帮教助学年会上审核公布。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教师责任感和紧迫感,教学质量有了质的提升。

众心凝聚教育  促进学校发展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当初正是因教学质量的提高,才吸引了周边学生慕名来读。现在是留住学生,才能保证学校发展。质量提高才能吸引学生,正是基于这种想法,帮教助学组经过多方奔走,于2021年9月,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丰岩完小正式办成寄宿制学校,即一至六年级学生,周一至周五住校学习,每天上两节晚自习,完成当天各科作业。由于教师宿舍楼、学生宿舍楼既没通水电,又没卫生间,学生住校学习困难很大。于是帮教助学组先后向教育局、发改局等相关部门争取到资金43.65万元对宿舍进行了改造,为教师学生能够住宿提供了保证。

石梁籍曾在峰岩中学学习,成都华煜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庆彪校友,委托夫人甘学琴率小荷花助学基金会张文蕊、平新娥、顾晓珍、徐海霞、黄泽琴、梁慧芳、杨雅岚、肖诗晴8位女董事长于2022年8月6日上午向峰岩完小捐赠现金20万元和1.8万元音响及学习物品。

同日,该县红十字会向学校捐赠净水器一台,消毒液4桶,关节护腕80个。尔后又两次向学校捐送衣服300件,还资助了片区4名困难大学生,每人2000元,使其顺利入学。

后来,该县关工委主任张秀国、原松桃民族师范学校副校长,现县关工委副主任刘鸿霖率县恒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松德向学生捐赠100套冬装校服,并作了“点亮未来,爱心筑梦”的主题宣讲。

2022年11月20日省教育发展基金会董事长罗润生、乌罗籍原铜仁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市民政局书记,现监理长张强胜亲临学校排忧解难,并安排工程队给学校搭建了塑钢办公室和会议室,赠送学生桌凳100套,5万元图书。

宁波涌新会自2022年以来捐赠48800元给学生宿舍楼修卫生间、安装护栏、送住校生高级弹花被100床、被子100套、床单100根、书包102个,书包内装满了各种学习用品,连续3学期设立学生奖学金,每期3000元,并资助困难学生。许江飞先生亲自到学校考察,给予较高评价。

2023年3月,中国电子集团挂职松桃自治县委副书记聂衡杰代表单位资助15万元国学教育物资,其中价值5万元办公设备,10万元国学书籍,进行各种国学教研活动。

2023年9月松桃新华书店经理冉启长、副经理黄建文、龙新华,书记张池真、工作员张吉汉向学校捐赠图书329册,价值4847.96元,鼓励学生养成爱阅读、爱朗诵的好习惯。

该县文广局退休职工胥朝臣捐2个高音喇叭。村民陈安忠捐3台饮水机和100把雨伞。汪峰给学校球场安装照明设施,扩展了学生的活动时间。

2024年7月小河村民鲁颉继续向峰岩寄宿制完小捐赠1万元,向小河村小捐赠23.5万元,用于办学。

铜仁市司法局住小河村第一书记张阳红同志向县教育局申请维修资金30万元,重新装修了小河村小,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得到很大改善。

三年来,该县教研室主任郭永渊多次到校指导工作,副主任向绍红带领县城一、二完小语数骨干教师4次送课到校,松桃自治县第二中学校长杨帆率松桃天龙湖小学名师工作室教师到校开展教学研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涓涓细流汇成河。帮教助学组利用这些捐赠款、专项款,装修了教师宿舍楼、学生宿舍楼、新修了厨房、购买了餐桌凳、寝室收纳箱、组合衣柜、铺设了塑胶球场和跑道,增添了体育器材及彩色复印机,校门口安装了电动伸缩门。学校教学设施逐渐完善,成为全县条件较好的唯一一所村级寄宿制小学,小河村小出因此也焕然一新。更主要是让近100名儿童能在家门口安心学习。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家长的接送及经济负担,实现了真正“双减”。

四年来,在帮教助学组的帮助下,两所小学的教学设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教学质量逐渐得以提高。丰岩寄宿制完小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受镇党委、镇政府表彰。2022年8月7日,在全县小学布局调整会上学校作为唯一代表介绍了经验,受到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2024年9月10日乌罗镇召开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小河村被评为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峰岩片区尊师重教尉然成风,教师努力工作,学生勤奋学习,家长全面配合,村支两委支持,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共同开创了边远山区村级小学寄宿制教育的新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新局面,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峰岩片区教育人的帮教情怀和学子的反哺情怀还在不断感染着更多的人们......(作者: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完小  胥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