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走,去镇上赶年集
万山的年味藏在岁末大大小小的集市中。
天还蒙蒙亮,万山镇集市上赶早的摊位早已沿着蜿蜒的街道依次排开,摆满了新鲜的瓜果蔬菜、现杀的还冒着热气的肥猪肉、红红火火的春联福字,以及各类稀奇古怪的土特产品。
来晚的也不急,今天大概率是能“出点格”的,平日里留着通车的道路今天默认给了小贩,铺一张塑料膜,花生瓜子、烟花爆竹往上一堆就是一个绝佳的摊位。
十里八村前来赶年集的人操着一口浓郁的乡音讨价还价,川流不息的拥挤着,磕碰着,缓缓移着脚步,喧嚣而不慌乱,在这条不长的街道上来回逛游着,其间还伴着各色的叫卖声、车喇叭声,蒸腾起来的年味把冬日冷冽的空气也给捂热了。
赶年集,大人有大人的赶法,孩子有孩子的意图。
“小孩过年,不是馋吃就是贪玩。”对于小孩来说,过年放鞭炮早已超过了对吃穿的要求。
趁着大人和熟人“摆龙门阵”的功夫,小孩早已摸清各个鞭炮的摊位的位置,兜里那10块的零花钱全用来买炮是舍不得的,得给糖画、炸淀粉肠留点,于是5块钱的窜天猴、2块钱的二踢脚和1块钱的摔炮是绝佳的选择。
悄悄点上一颗,随机丢在路人脚下,给人吓得跳脚,只有在父母的怒骂声中才能消停几分钟,蹲在菜市口看看炸爆米花。
随着“砰”一声爆响,爆米花一股涌的窜进麻袋里,顿时传来阵阵喷香,有的娃娃买了一口袋,大方点的会给围观的小伙伴分上几颗,小气点的则是立马央求爸妈扎紧口袋,数着粒儿的吃。
一群娃娃躲来躲去,一阵笑声过去,又一阵笑声过来,能满满当当地耍一个上午。
大人赶年集则是奔着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来的,办哪些年货,是需要精打细算的,马虎不得。
娃娃最爱的糖果、糕点、瓜子、花生、核桃等零食是不限量的,混着买上小半背篓能从初一吃到十五。
万山人过年必备的红粑粑倒是有些讲究,四喜发财、六六大顺、八方来财、十全十美,不要求量有多大,主要图个吉利数。
鸡鸭鱼肉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老乡自家养的土鸡土鸭土猪尤为受欢迎,不拘个头、部位都被人争着抢着买,家里多几个余钱的也乐意买些团鱼、中华鲟等稀罕玩意。
热腾腾的熟食摊子也围上了不少人,看似简陋的小摊可谓“包罗万象”,炸丸子、卤猪蹄儿、叫花鸡、北京烤鸭应有尽有、香气四溢,谁能忍住诱惑不来上几斤。
当然,年味怎么少得了家家户户大门两旁的红灯笼和吉祥如意的红春联?
长长的集市上几乎隔上十来米就会有一家专门卖春节饰品的铺子,各种款式的春联、福字、窗花,让人挑花了眼,买上几副对联、几张福字、几个火红的灯笼,才算是给这次赶集画上了句号。
赶年集热热闹闹,办年货忙忙碌碌。悠久的传统年俗,纯朴的民间乡风,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氤氲独属于万山的人间烟火气。(作者:覃娅婕 肖浩)
编辑:谢芳
二审:田政
值班编委:陈曦
总值班:郝从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