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强双基”激活乡村振兴“神经末梢”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县动态 石阡县

石阡“强双基”激活乡村振兴“神经末梢”

2025-01-31 23:30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石阡县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基础工作,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有力抓手,奏响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走进石阡县,“强双基”工作的火热实践随处可见。聚凤乡的基层党组织分类评定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工作人员按照行动方案,全面细致地排查基层党组织在“三会一课”、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日常掌握、反复核查,对全乡18个村党组织进行精准排队。最终,2个先进村党组织脱颖而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14个中间村党组织找准差距,奋勇追赶;而2个后进村党组织也明确了努力方向。

 

为了帮助后进村党组织实现“逆袭”,聚凤乡落实了严密的包保制度。乡镇党委书记带头,党委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以及党建办公室负责同志共同参与,对后进村党组织进行结对包保。同时,为每个后进村党组织量身定制“一村一方案”,细化整顿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此外,还安排先进村党组织与后进村党组织结对帮带,通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经验分享等方式,助力后进村党组织补齐短板。在这样的帮扶下,后进村党组织不断汲取先进经验,解决自身问题,逐步实现转化提升。

 

龙塘镇困牛山村则是另一种发展景象。作为先进村,困牛山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在党建引领下,村党支部积极作为,一方面抓好组织生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吸引后进村前来学习,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另一方面,强化队伍建设,选拔优秀党员群众充实村“两委”干部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

 

在产业发展上,困牛山村按照“支部引领·村社合一”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落地多个特色产业项目。同时,积极探索“党校+红色村”综合管理模式,承办各类现场教学活动,培训党员群众达8万余人次。还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拓展“困牛山——黑滩河畔”红色品牌,生产销售特色产品,开办民宿、农家乐,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生活越来越富足。

 

困牛山村积极发挥先进模范作用,通过“先进带后进”支部联建活动,与其他村党支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困牛山村不仅分享了自身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经验,还利用帮扶单位的宣传优势,帮助其它村推广红色文化、乡村旅游和农土特产,带动周边村共同发展,形成了多村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坪山乡同样在“强双基”工作中积极探索,成果丰硕。该乡通过建强班子队伍、头雁队伍、党员队伍,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力量。在班子队伍建设方面,建立“老班子带新班子”的联系帮带机制,明确班子成员职能职责,推行AB岗协作机制,促进班子团结协作。在头雁队伍培养上,组织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外出学习,持续提升干事创业能力。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鼓励村“两委”成员提升学历,摸排培养后备力量,组建党员先锋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坪山乡盯紧组织体系、机构改革、基层减负三大环节,夯实治理支撑。构建完善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主干体系,确保基层治理全覆盖;推进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落实基层减负,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突出创建先进模范、开展排队抓尾、落实安全稳定三个关键,夯实治理格局。通过这些举措,坪山乡成功创建多个先进基层党组织,推动后进村整顿提升,实现乡村安全稳定,正在积极创建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示范乡”。

 

该县“强双基”工作涵盖基层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引导基层党组织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前进,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营造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