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碧江:全面把控精准施策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纷呈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县动态 碧江区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碧江:全面把控精准施策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纷呈

2025-02-01 14:46 来源:微碧江
投稿:trwz001@126.com  

“2023年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考评”获得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全市水稻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中荣获第一名……

“一园一寨一坊一场”“一战场两基地”模式在贵州改革发布……

挂牌成立莞铜消费协作飞地营销中心和首个村级展销中心及“村播”基地,发布首个中英文对照水果地图,实现“黔货出山”5.71亿元……

1

2024年,碧江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奋力推进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千万工程”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多措并举打造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与服务体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粮食生产工作稳中有进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立粮食生产台账,将任务分解到乡(镇)到村,落实到户到地块。全区完成创建市、区、乡级党政领导水稻高产示范点33个2.04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17个0.88万亩。2024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5.27万亩,全年粮食产量5.8万吨以上,完成目标任务的117.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56亿元,同比增长3.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15元,同比增长6.8%。

2

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地力保护及补贴等项目获得中央、省级专项资金共计9853.15万元,其中农业现代化基金获批项目1个(铜仁市碧江区乡村振兴乳鸽养殖全产业链示范项目),获投基金3500万元,是2024年全市首个落地的“四化”基金项目。

3

招商引资项目完成签约项目3个,签约资金1.45亿元。食用菌完成种植6500万棒,累计产量1.98万吨;中药材采收面积2.37万亩、累计产量0.62万吨;完成蔬菜种植18.6万亩次、总产量达30.82万吨;水果种植面积6.18万亩,投产面积5.77万亩,累计产量7.17万吨;完成水产品3510吨。

生猪存栏11.2万头,累计出栏14.64万头;肉牛存栏1.0138万头,累计出栏0.3328万头;肉羊存栏1.9099万只,累计出栏1.5756万只;家禽存栏148.6万羽,累计出栏249.6万羽;完成禽蛋产量0.7306万吨;发展蜜蜂4750箱,实现蜂蜜产量155吨;完成“四肉”产量1.8156万吨。

4

全区共培育发展家庭农场836家、合作社448家。新增家庭农场236家、累计创建省级示范场62家、市级示范场81家、区级示范场97家,培育高素质农民947人。

贵州宝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2024年培育成为区级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上规入统。推荐贵州华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0家龙头企业入驻新型经营主体名录,完成率达270%。贵州振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同德药业分别获得奖补资金10万元和50万元,贵州同德药业获得国家级龙头企业认定。

5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1%;开展粮食作物药剂拌种减药增效技术培训12期次及现场拌种技术指导6次,建立水稻、玉米药剂拌种减药增效示范点13个,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1.5吨,农膜回收率87.2%,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39.45万亩次;严格禁渔执法监管,办理禁渔举报线索及热线诉求23起,投放各类鱼苗140.8万余尾。

全面完成省级下达的1万亩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推广任务;创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示范点1个;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0.39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8%。

完善返贫监测帮扶机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以“贵州乡村振兴云系统”为基础,围绕收入变化及“3+1”保障巩固要求,完善建立防贫预警监测平台和帮扶措施平台,横向强化部门协作,纵向加强各级联动,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基础信息数据核查核准工作。

2024年,对识别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监测对象进行入户核查,其中166户645人达到风险消除条件,已按程序消除风险并在系统完成标识;完成验证674户2505人监测户实际享受的帮扶措施和帮扶政策。

联合区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对全区54616户居民进行防贫预警排查,发现问题330个,已整改330个。全区累计识别监测对象674户2505人,其中2024年新识别45户197人;消除风险488户1857人,风险消除率74.13%,其中2024年消除风险166户645人。

6

按照“抓监测、兴产业、保就业、稳政策、推改革、促增收”的工作思路,2024年脱贫户总纯收入突破10亿元,人均纯收入1823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35元,增幅11.39%。持续务工六个月以上人数为26505人,增速5.02%,持续务工六个月以上工资性收入为3181元,增速3.3%,实现工资性收入稳促保收。生产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也通过小额信贷、富民贷、农村集体资产盘活、政府政策性资金等方式得到保障。

按照南城组团·碧江区协作要求,制定印发《碧江区2024年东西部协作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产业转移,新增落地投产企业11个,到位落地投资额3.69亿元。实施莞铜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4100万元批复项目18个,项目完工率66.7%,报账率83%;实现“黔货出山”5.71亿元。

南碧互访7次,选派28名干部赴东莞跟岗学习,东莞选派29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碧挂职。社会帮扶捐资折物折资339.58万元。邀请东莞市优势企业来碧联合举办现场及线上“云”招聘会3场,提供就业岗位1.6万余个,实现碧江区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5705人。

加快和美乡村建设 农民生活生产条件持续提高

全力推进“两改两治理”与特色小寨有效衔接,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弱项。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4年全区完成改厕任务3148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00%;10个特色小寨规划实施项目19个,打造“两改两治理”示范村1个。  

7

2024年增发国债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1.35万亩,完成率90%。安排农业产业发展及配套设施建设、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到户奖补、政策性支持补短板等项目78个,资金备案率100%,项目开工率100%。

依托九龙洞天然温泉,谋划碧江春季休闲养生游精品线路向省级报送,争取获得省级推介;围绕瓦屋油菜花、灯塔百花渡等休闲农业,申报市级春季精品线路推荐;围绕漾头九龙村、中南门古城等,申报市级夏季精品线路推荐。

8

举办2024年碧江区瓦屋乡第八届油菜花观光月活动;会同工业和商务局,开展中南门农特产品展销会,丰富2024年大地流彩·龙腾锦江传统龙舟赛活动;会同文广、统计等部门,申报2024年休闲农业重点县,组织漾头九龙村、川硐板栗园村申报2024年中国美丽乡村。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全区闲置低效项目资产17个,资产原值6.3567亿元,已盘活处置17个,其中盘活13个,资产原值6.3428亿元,核销处置4个,资产原值0.0139亿元,资产盘活处置率100%,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033.12万元,带动农户就业633人,户均增收约1.14万余元。

全面完成农村“三资”排查工作,涉及69个村级清查单位和834个组级清查单位,全部完成了资产复核和“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清产核资管理模块的数据录入及审核上报工作,上报率达100%。

实现59个行政村均达到25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收益,其中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数有12个,50万元以上村数有17个,35万元以上村数有30个。(作者:覃信林)

 

编辑:谢芳

二审:田政

值班编委:黄烨

总值班:张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