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双基”汇聚乡村发展动能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本地新闻

“强双基”汇聚乡村发展动能

2025-02-26 15:29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近年来,铜仁市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紧扣“减负、增收、提质、拓渠、优考”五大核心任务,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谋发展,乡村产业多点开花促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与基层治理描绘出崭新的发展画卷。

减负松绑释活力

“现在不用成天围着文件、会议转,有更多时间给村民办实事了。”松桃自治县盘石镇,正在入户走访的唐建超感叹,过去文山会海、繁琐考核和APP填报曾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

为让基层干部减负松绑,铜仁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通过“非必要不发文、不开会”,市级文件、会议同比压减8.6%、3.45%;大力整治督查检查和填表报数问题,严格执行督查检查审批报备制度;清理规范政务APP等,杜绝“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此外,开展“一乡一策”精准编制权责清单,明确干部的基本履职事项清单、配合履职事项清单、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清单等,让基层干部清晰知晓职责边界,避免因职责不清带来的额外工作负担。

为巩固减负成果,铜仁还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成立专门的基层减负监督小组,定期巡查基层单位,检查文件、会议的精简情况,督查检查考核的规范程度。

产业富民农家乐

走进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村民正在果园里采摘水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民袁承孝说:“现在产业发展起来了,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曾经的穷村,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富村。这样的转变,得益于铜仁市锚定增收任务开展强村富民行动。在市县两级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心,乡镇明确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三资”监管,举办培训班提升7000余名管理人员能力。同时,整合涉农、衔接及协作资金超29亿元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创设信贷产品,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此外,规范建立强村富民公司,选派64名专业人才组成16支小分队指导试点,带动集体增资和就业。该市还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收集并建立企业订单和村级供需清单,引导企业把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村,有序创办强村富民工坊。目前已建立强村富民工坊460个,吸纳劳动力就业4.22万人,促进集体增资6468万元。

“看着大家收入提高了,我们更有动力全身心投入到村庄的发展建设,带领大家一起致富。”鱼良溪村支书杨再炼干劲十足。

淬炼本领促提升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铜仁市探索实施的百人跟岗、千人培育、万人培训“百千万”工程,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强大动力。

选派百名以上优秀村干部赴省内外和市内跨县跟岗学习锻炼。积极对接争取省内各市(州),选择一批集体经济产业好、乡村治理好等类型的示范村,建立村级学习需求清单,逐层推选一批村干部赴省内各地跟岗学习,帮助提高“两强两富”实践能力。

“我们引进了2000多万元的订单,建成了强村富民工坊,为本村找到产业发展路径,并形成抱团发展格局。”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党支部书记张诚说,通过学习,村里不仅引进广式香肠项目,还吸引来很多跟岗支书签订红薯种植、销售合同。

同时,铜仁市开展村干部学历全员提升行动,依托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优质资源,市一级精准培育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人才。此外,每年依托市县乡党校,采取市级示范培训、县级轮训、乡镇兜底培训等方式对万名以上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着力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2024年开办59班次、培训14364人。

夯基固本强基层

铜仁市高度重视基层干部的成长和发展,积极拓宽基层干部晋升渠道。该市常态化选拔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到市县机关任职,常态化选拔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乡镇领导班子,常态化招聘村(社区)干部进入乡镇(街道)事业单位,为基层干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探索村干部专业化管理模式方面,铜仁计划用3年时间公开专项招聘100名事业人员专职担任村(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建立村干部岗位等级序列差异化定级制度,提高基层干部积极性。

为了让基层干部安心工作,铜仁还加大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倾斜力度,及时规范清退借调基层工作人员852人。

同时,铜仁市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持续优化基层考核。统筹整合考核指标,将政治素质考察与党建工作成效考核进行整合,减少市直单位考核指标1343条,同比下降51.97%。精简优化考核程序,不再开展季度监测,只开展半年评估和年终考核,避免多头考核、扎堆考核、重复考核。综合运用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干部选拔任用等挂钩,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编辑:徐霜

二审:石兰

值班编委:蒲智

总值班:王能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