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万象“耕”新 向春而行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思南各地的春耕生产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田间地头、产业基地,大家忙碌的身影与农机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
抢抓农时,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春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思南各地抢抓农时,积极投入春耕备耕工作。为确保春耕顺利进行,各涉农乡镇提前部署,落实惠农政策,保障农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推广科学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助力春耕生产提质增效。
“在育苗期间,掌握红薯播种育苗最好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在25到32摄氏度之间,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它这个育苗出苗最有利。”走进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双高”红薯育苗基地,一座座育苗大棚排列整齐,大棚内工人们分工合作,整地、下种、喷药杀菌,大家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展红薯育苗工作。
据了解,今年思南县计划种植“双高”红薯6万亩,涉及全县除思唐街道外的27个乡镇(街道),目前全县“双高”红薯育苗工作已全面启动。据统计,全县共有育苗基地145个,育苗面积940亩,可满足全县“双高”红薯种植面积薯苗需求,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助力春耕
今年春耕,科技成为一大亮点。无人机喷洒、智能灌溉、农业大数据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当前,正值油菜春季管护的重要时期。在塘头镇关中坝现代农业园区,种植户正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油菜“统防统治”工作。这一场景,在思南县智慧农业调度中心的数字农业平台的大屏幕即可一览无余,传统农业生产正在逐步实现从“田间”到“指尖”的转变。
据了解,思南县通过建设智慧农业调度中心将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全流程,实现农业的精准化种植、智能化决策、可视化管理。同时,用户还可通过智慧农业小程序,享受到包括技术咨询、社会化服务等在内的专业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思南县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围绕现代智慧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广运用,加快智慧农业、智能农机等产业发展速度。现代化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新应用逐渐成为推动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户增产增收的新动能。通过科技赋能,春耕生产更智慧,为全年的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春耕画卷,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春耕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思南县以春耕为契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全年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农民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丰收的梦想,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
“为扎实抓好2025年的春耕生产工作,我们农业农村局选派112名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包保服务到乡镇进行技术指导,为春耕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坚定大家的产业发展信心。”思南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雷恒介绍,思南农技部门已经做好了全面的谋划,通过不断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充实专家队伍,全力护航今年的春耕生产工作。
春耕正当时,奋斗不负春。随着春耕生产的全面推进,一幅幅充满希望的画卷正在广袤的田野上徐徐展开,为全年农业丰收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徐霜
二审:石兰
值班编委:蒲智
总值班:王能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