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春天丨万山黄道乡:人机协作护航“蔬粮”生产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田间管护的关键节点,万山区黄道乡积极行动,组织专业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巧用无人机、翻土机等现代化农机设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粮食丰产、农民增收筑牢根基。
在黄道乡田坪村500亩坝区油菜田地,技术人员正在设定无人机喷洒范围,将水溶性肥料与水混合再加入无人机中。随后,无人机缓缓升起,精准、均匀地将肥料播撒到每一株油菜上,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滋养。
黄道乡农机合作社技术人员姜涛告诉笔者,“用无人机施肥的话比人工更节约成本,效率更高,预计两天内可以全部完成。”
黄道乡大力推广稻油轮作种植模式,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油菜收割后再种植水稻,不仅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还改善了土壤肥力,将“农闲田”变“效益田”。目前,该乡已种植油菜4600余亩,预计经济效益达400万余元。
此外,黄道乡立足本土农业生产特色,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引导农机户与农机化服务组织购置先进农机设备,不断提升全乡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
在贵州百汇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工人们清理完闲置大棚中的杂草后,又将有机肥运往大棚内,均匀地撒在土埂上,增加土壤养分,为种苗营造肥沃适宜的生长环境。
“今天拉了20吨有机肥,要铺十几亩地,为了抓紧生产,我们也是请了20多名工人,预计一天就可以全部铺完。”公司技术人员罗洪镇说。
随着翻土机齿轮的飞速运转,有机肥和土壤得到充分融合。不一会儿,大棚的翻土工作就已完成。据介绍,用机械化翻土,不仅效率翻倍,还能比人工翻土融合地更均匀。
“现在大棚的准备工作一周以内就可以全部完工,这个月28号育好的苗将全部到位,接下来我们种的就是大湾区订购的辣椒、黄瓜和新品种龙芽。”公司负责人杨元桃说。
贵州百汇源有限公司有蔬菜种植基地500余亩,2022年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通过订单式种植,为大湾区市场提供新鲜蔬菜,备受市场青睐。
为保障春耕生产稳步推进,黄道乡坚持早规划、早部署、早落实,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全力以赴稳住群众的“粮袋子”与“菜篮子”,打好春耕备耕这场“主动仗”。
编辑:徐霜
二审:石兰
值班编委:蒲智
总值班:王能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