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铜仁乡村振兴好“丰”景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本地新闻

看,铜仁乡村振兴好“丰”景

2025-03-02 10:24
投稿:trwz001@126.com  

春耕时节,万象更新,各地农业产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近年来,铜仁市坚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深挖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探索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合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化发展图景。

随着气温回升,碧江区铜兴街道大坳村食用菌基地迎来了采收高峰,温室大棚里,工人们穿梭在菌架间,熟练地采摘、装袋、拖运。平菇作为常见的食用菌品种,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1

“我们从去年10月份开始采收,一亩地能收3万多斤菌子。基地40多个大棚,种植平菇收入约80万元。”大坳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万开芳说。

近年来,大坳村因地制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积极盘活原有闲置资产发展平菇种植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撑起了乡村“致富伞”。

大坳村村委会副主任何国良介绍:“我们村里积极改善农业结构,利用扶持政策发展食用菌产业,既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又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有稳定收入。”

近日,在万山区鱼塘乡江屯村蔬菜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采收白菜薹,呈现一片丰收景象。“我们这里有320亩蔬菜大棚,70亩露天基地,主要种植小白菜、上海青、菜薹等品种,亩产可达1500斤,现在通过自产自销的方式销往广东、上海等沿海城市。”鱼塘乡蔬菜基地负责人廖加瑞说。

2

该基地采用“错峰循环”模式种植周期短的应季蔬菜,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障“有收有种”,还为当地村民增加了就业机会。“现在每年的土地流转费用有20余万元,给工人发放工资60余万元,可以稳定带动30余人就业。”廖加瑞说。

万山区因地施策,大力推动肉牛、香柚、生猪、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去年,万山区新增大中型肉牛养殖企业6家,肉牛存栏1.5万头;香柚采摘面积达1.38万亩,产量1.2万吨;出栏生猪25.84万头,增长4.31%;建设“菜篮子”蔬菜保供基地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3.29万亩,产量22.08万吨、增长1.8%。

过去一年,铜仁市聚焦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径,种植基地、生态茶园、家庭农场遍地开花,处处彰显着铜仁农业的新活力与新成就。

3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全市坚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抹茶纳入省“两红三绿一抹”茶产业发展战略,高品质抹茶基地增加到6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出口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订单种植“双高”红薯11万亩,陈薯粉销售额超过7亿元。试验种植鲜食玉米1.23万亩,出田平均亩产值高于传统籽粒玉米1000余元。

接下来,铜仁市将全方位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引领农业产业迈向现代化、高效化、可持续化的新征程。

“我市将围绕规模化、组织化、融合化、品牌化、市场化、绿色化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是壮大生态茶、生猪、蔬菜、生羊、家禽5个百亿级产业,打造抹茶、红薯、鲜食玉米、天麻等特色‘单品冠军’。2025年预期目标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记      者:龙   吟)

 

 

      辑:李翼

      审:石   兰

      审:蒲   

 值 班王能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