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会客厅】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王飚:产业旺带动乡村兴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全国政协常委、铜仁市副市长、九三学社铜仁市委主委王飚长期关注“三农”领域发展。他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是新的政策机遇。要立足发展实际,用好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近年来,贵州依托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资源,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发展加速集聚,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但是,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也已凸显。对此,王飚建议,在做大农业产业体量、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壮大三农人才队伍、改善生产设施条件、补齐发展要素短板等方面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特别是在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等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王飚说,要支持经营主体补链、延链、强链,完善上下游配套产业,健全产业体系、做大产业规模、降低要素成本,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需要科技赋能。王飚建议,在农业生产设施方面也要加大扶持力度,比如支持适于山地作业小型农机具的研发推广,将畜牧饲养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支持完善数字监管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推动农业产业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
王飚在调研中发现,刺梨、天麻、黄精、铁皮石斛等国家发布的“食药两用”中药材,全国种植面积均超过30万亩、产值均达50亿元以上,“但这些传统中药材目前未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限制了开发、推广和应用,不利于中医药产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综合提升。”
在今年提交的提案中,王飚就建议有关部门将刺梨、天麻、黄精、铁皮石斛等我国传统中药材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保健食品产业,将政策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产业支撑。(编辑:陶钰)
编 辑:李翼
二 审:肖 玲
值班编委:黄 烨
总 值 班:郝从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