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向中心聚焦 为大局聚力
在推动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中彰显组织担当
向中心聚焦 为大局聚力
在推动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中彰显组织担当
——2024年铜仁市组织工作综述
岁序更替,时间记录奋斗的足迹。
回首2024年,是铜仁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一年,也是铜仁组织工作深度融入中心大局、务实担当作为的一年。
这一年,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在聚焦主业中砥砺担当,在服务大局中践行使命,以更高的站位、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作风一体谋划推进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任务,实现常规工作提档提质、重点工作创新创优,有力服务保障中心大局行稳致远。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深化
理论滋养初心,思想引领使命。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立足岗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
万山区瓮背村农闲时间召开坝坝会话政策、听民声、解民忧。
——筑牢对党忠诚的坚实政治根基。完善“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工作体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督促全市党员干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全面落实基本培训重点任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轮训班,实现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科级及以下干部培训全覆盖。深化落实村(社区)党员干部常态化培训和以市(州)为单位建立基本统筹协调“两项机制”,市级层面举办基本培训班27期、履职能力专题培训班95期,培训党员干部人才36677人次,扎实开展好课程评选,评出市级精品课程6门、好课程17门、达标课程21门。
江口县德旺乡坝梅村茶产业(1200亩)。
——扎实有力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履行党纪学习教育“牵头抓”和“带头做”双重职责,紧扣学习研讨、解读培训、警示教育等环节,统筹抓好全市10个区(县)、100个市直单位、8442个基层党组织和16.13万名党员干部党纪学习教育,召开现场警示教育710余次。制定出台若干措施,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勤廉有为的奋进姿态更加昂扬。
选贤任能,事业为上
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用人干事,重在导向。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全面加强干部选育管用工作,着力锻造堪当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思南县邵家桥镇珠池坝村群众在春晖励志超市用积分兑换用品。
——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综合运用区(县)领导班子履职及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专题调研成果,对照中央规划纲要和省贯彻落实若干措施,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着眼近期需求和长远战略需要,注重培养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领导干部,深入实施千名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计划,选派3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中央单位、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城市挂职锻炼和跟岗学习,38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挂职锻炼,干部专业化能力和履职本领有效提升。
——大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加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度集成,制定完善在高质量发展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13条、在锰污染治理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担当作为办法和正科级以下年轻干部破格提拔操作规则等,注重在“七个生态”建设、“六大生态产业”发展等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发现和使用干部。探索建立以组织、指标、工作、监管、保障为一体的“集成式”综合考核体系,引导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德江县党员干部抗凝冻保民生。
——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度体系。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结合省委巡视开展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持续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制定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十二条措施,有关事项报告查核一致率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加强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常态化管理,开展重点领域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问题整治,抓好提醒函询诫勉工作,监督的约束力不断增强。
——推动公务员工作提质增效。召开全市公务员工作座谈会,研究制定公务员工作十六条措施和选调生培养三年计划,新招录650名公务员(选调生),组织参加全国、全省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开展公务员及时奖励,纵深推进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公务员管理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
筑巢引凤,广聚英才
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更加坚实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为绿色铜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思南县引进贵州省农科院在佳里佳公司挂牌成立“红薯产业博士工作站”。
——科学谋划引才。创新发布人才工作“书记项目”42条,编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指导目录,覆盖14个产业及行业领域270余个专业、129个岗位,引进(招聘)人才1932人。严格落实百千万人才引进任务,上报省级百千万创业人才55名、贡献奖励人选2名,引进医院创新领军人才1名和优秀青年人才4名。
——精准施策育才。深入实施“五类人才”培育计划和千名硕(博)士引育行动,加大力度实施“甲秀之光”“梵净之光”访问学者研修,在全省率先评选首批“候鸟型”人才工作站10个。抢抓“组团式”帮扶重大机遇,精准选派402名专业技术人才赴东莞交流学习,推动人才能力水平有效提升。
石阡县两新组织开展双手采茶技能比赛活动。
——创新机制用才。完善乡土人才“1+6”评价办法,成为全国少有、全省唯一开展此项工作的市(州)。统筹100个编制建立人才“编制池”,保障重点产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用编,用事业编制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精英团队,引导人才进入企业工作,帮助解决企业“卡脖子”难题。
——做优服务留才。严格落实各级党委(党组)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专家制度,落实好“优才卡”对象子女入学、旅游等相关待遇,兑现高层次人才津补贴和平台建设等各类资金1000余万元,首次组织25名高层次人才赴外疗养,为100名专家人才免费健康体检。强化氛围营造,全市在省级及以上主流媒体平台发布宣传报道360余篇。
夯实堡垒,固本强基
基层党建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本根不摇枝繁叶茂。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深化党建引领“强双基”,不断丰富“强村富民”内涵外延,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2024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镇联村共建集体经济产业园年度分红现场。
——党建引领“强双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减负、增收、提质、拓渠、优考”30项重点任务,建立和执行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完善借调基层干部严管严控长效机制,深入实施村干部“百人跟岗、千人培育、万人培训”行动,动态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6305人。扎实开展“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积极整顿后进、培育先进典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强村富民”行动积厚成势。积极拓展强村富民公司、工坊、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家庭农场等发展路径,全市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20万元以上村占59.6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5%,全省排位第一,其中财产净收入占比全省第一。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场会在铜仁召开,“强村富民”经验做法入围全国第七届基层党建创新案例,荣获“贵州省改革先锋队”表彰。
石阡县大沙坝乡付家坪村举行村集体经济分红大会。
——基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制定落实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推进措施,持续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健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制度机制,现有社区工作者1546人。全面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和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选聘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93名、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593名,领办事项959件。《铜仁市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全面提质》经验做法在城市党建周刊刊发。
——党员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组织召开“七一”表彰大会,对在加快推进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100名优秀共产党员、1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1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集中命名表彰。制定印发《铜仁市集中开展流动党员登记接收实施方案》,逐一理顺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29个,管理流动党员583人。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一生交给党——记“双百人物”周逸群》党员教育片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优秀作品。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全市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砥砺奋进、实干担当,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为奋力开创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未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作者:铜组宣)
编辑:谢芳
二审:王懿
总值班:陈曦
值班编委:勾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