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科技创新驱动 产业焕发新姿
3月10日,铜仁市碧江区灯塔经济工业园区,贵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锰基新材料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另一旁的智慧5G项目一期信息集成平台上,月度生产计划、近七日产能分布、生产线能源消耗……实时捕捉各项数据。
贵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智慧5G项目信息集成平台。公司供图
“有高新技术助力,公司3万t/a软磁用四氧化三锰生产线,和1万t/a电池用四氧化三锰生产线全力开工,产能全部释放。”贵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经理汪朝武介绍,该公司是市场上唯一具备两种工艺路线制备电池用四氧化三锰厂家,依托公司自主开发的悬浮定向氧化以及形貌调控技术,生产的电池用四氧化三锰成功打入高端锰酸锂市场。自2022年产品上市以来,累计销售达7000吨以上。
目前,该公司每月生产软磁用四氧化三锰2000吨、电池用四氧化三锰500吨,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安徽、湖北、广东等地,还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家及地区。
今年,公司又开工建设了百吨级氧化石墨烯示范线,而10万t/a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意味着公司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动“富矿精开”迈上新台阶。
贵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公司供图
贵州金瑞是我国聚焦高纯金属锰、高纯硫酸锰及电池用四氧化三锰等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锰资源高效利用与清洁生产示范的标杆企业,也是五矿集团内唯一一家从事锰系产业的企业,先后获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贵州省制造业单项(四氧化三锰)冠军示范企业”,拥有贵州省唯一一家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推动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贵州金瑞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力争早出效、出实效,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项目实现“富矿精开”。目前该公司依托贵州省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平台科研技术优势,围绕锰基材料的精深加工,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9项,拥有50余项专利,并主持参与了10余项行业标准的制定,积极推进锰基新材料产品高端、绿色发展。
就在2024年,该公司又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铜仁市获批的第3家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科技项目的推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同年,该公司联合中南大学、贵州大学、能矿锰业、三和锰业、铜仁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同承担省级重大科技专项“贵州省中低品位碳酸锰矿高效采选冶技术榜单”获批立项。
贵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供图
该公司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锰金属全产业链,已具备年产5万吨高纯硫酸锰和4万吨四氧化三锰等新材料生产能力,公司生产的软磁用四氧化三锰市场占有率超30%,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新能源电池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发展态势良好。2024年,该公司产值2.4亿元。
近年来,铜仁市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合政企校合力,逐步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24年,铜仁市共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科技创新平台99个,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入库101家,首次突破100家。
如今,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助力传统产业项目焕新,一个个技术成果转化的生动案例在铜仁热土上落地结果:
贵州汇成新材料公司的硫酸锰直接除杂法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红星锰业的高纯硫酸锰被科技部评定为全国重点新产品;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设计研发,填补了国内高效高性能钒催化剂产品空白,打破国外企业20余年垄断中国高端钒催化剂市场历史;新类型锰矿深部找矿预测关键技术与整装勘查工程化应用,实现我国有史以来锰矿找矿的最大突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编辑:谢芳
二审:向丽华
值班编委:蒲智
总值班:郝从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