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银发润春山 —— 铜仁市老科协把脉精品果园赋能乡村振兴
春分后的武陵山腹地,漫山遍野的野樱桃花正在褪尽它特有的粉白颜色,给青山渐次披上浓绿。黔东大地的老科技工作者们的坚实脚步又穿行在梵山乌水间的果林间。3月25日,铜仁市老科协副会长李崇荣、田光阳、桂庆平等专家团队深入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黔龙社区矮地榨、水源头两村民小组,开展该协会2025年度首次"精品果园建设促农村产业经济提质增效"专题调研,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在杨冲伍的带引下,专家们走进“世纪一黄桃、晚秋红桃、蟠桃、早黄金、黄中黄、中桃14号、八宝丹李子、珍株油桃、翠冠梨子、太秋甜柿”种植基地里。高海拔的特定地理条件和气候关系,粉色的桃花和雪白的梨花、李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粉色、雪白一片,专家们扶枝仔细观察花蕊形态,对定植间距、枝桠修剪等细节展开现场“手把手”示范教学。"疏花疏果要像绣娘穿针,既要保证产量红线,更要守住品质底线。"果树专家田光阳边说边示范,指尖在花簇间灵巧穿梭,精准摘除发育不良的花序。
当专家们的脚步移至太秋甜柿种植区,他们的目光聚焦在去年由该协会帮扶支持200余株一年龄幼苗和今年新栽种的30余亩新苗上。李崇荣副会长轻抚树苗新抽的嫩芽,从根系覆土到滴灌设置,逐项给出精细建议:"柿园建设要践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水肥一体化系统必须与生态种植相融合。"同时要求杨冲伍精护细管,做好太秋甜柿这个柿类品种天花板的“成长史”的建档立卡工作,便于下一步发展壮大推广有据可查。
在白山溪的立体生态种养示范区,专家组创新提出"禽鱼共生"新模式。山塘边,桂庆平研究员详解细说:"东岸养鸭鹅,西塘育生态鱼,中间设隔离带,既能形成天然食物链,又可避免交叉污染。"这番构想令杨冲伍频频点头,已在心中勾勒出立体种养的生态图景。
面对利用天然洞穴做猪圈,林下放牧吃百草药,晚上喂一餐熟饲料的模式发展饲养江口萝卜猪,调研组展现出前瞻视野。"要打造'会跑步的腊味'品牌!"专家们说:江口萝卜猪己经有了“户口本”,名声在外,发展壮大市场前景好,做好纯种野化饲养,创出特色,申报地理标志产品,设计可视化溯源系统,让每块腊肉都带着GPS坐标走向市场。"
据了解,铜仁市老科协从换届后开始,新一届协会便将黔龙社区杨冲伍、杨冲权两户家庭农场培育发展为"精品果园帮扶基地",据悉,该协会的老专家们被铜仁的种养加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形象称谓为"银发智囊团",他们与时俱进,建立"田间门诊+云端会诊"双轨服务机制,配套开发农事管理APP。他们继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用科技的火种点燃铜仁日新月异的春天——在他们丈量过的土地上,智慧农业的幼苗已破土而出。(杨聪训)
编辑:李翼
二审:邓兵
值班编委:申逸恺
总值班:王能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