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产15万余亩!思南春茶全面开采
茶叶,是思南县生态优势特色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百姓致富的“金叶子”。近年来,思南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出一条茶树良种化、茶园生态化、生产标准化、产业品牌化的生态茶叶高质量发展之路,让一片片“小茶叶”变身乡村振兴“金叶子”。
走进思南县香坝镇凡家湾村200亩的茶叶基地里,连绵茶山满眼青翠。茶农们身挎竹篓穿梭在茶垄间,双手飞快地在茶树上翻飞,娴熟地采摘着春茶,处处洋溢着春天的生机与丰收的喜悦。
茶山开采之后,上山采茶成为了罗用兰的工作日常。她一边采茶一边笑着说道:“我们7:30左右就来采这个春茶,一天大概采两三斤,收入有100多块钱。”
“2024年,我们村采了1300斤左右的茶青,茶园有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今年茶青已经开采,预计比去年多三分之二的收入。”香坝镇凡家湾村党支部副书记邹习开笑着算起茶园的丰收账。
与此同时,香坝镇香草坝村的农户们手脚麻利,干劲十足,抓紧时间将茶芽采摘下树,收获春天的第一桶“绿色黄金”。
“我们把全村700余亩的茶园全部‘返租倒包’给农户,农户在管理和采摘方面都做得很好。”香草坝村村委会主任杜方锰介绍道,“茶叶主要卖到松道艷茶和天香茶叶这两处,销路也不愁,收益比以前承包时提高了不少,大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啦。”
香草坝村通过“返租倒包”,土地经营权回到老百姓手中,村集体组织农户管护和采摘,企业集中精力做加工和销售。这不仅破解了茶产业管护难题,茶农收入也由以前的240元/亩土地流转金,变成了3000元/亩的收入。
“今年明前茶的总产量预计在3000斤左右,目前预订出去的数量有1500斤左右,主要销往广东、江苏、湖南、新疆、北京还有甘肃等多个地方。”贵州万露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陆晓玲介绍,由于思南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硬的制茶技术,生产的春茶供不应求,均价在800元钱每斤。
在思南县许家坝镇云光顶茶山上,100余名头戴遮阳帽、腰挎竹篓的采茶工们忙碌在茶垄间,手指在茶树上轻舞,轻捻头春的嫩茶芽,将春天的“散文诗”摘入篓中。
“今年是我在这个基地采茶的第8个年头了,才来了一早上就有两斤多了,今天还可以采个2、3斤。”许家坝镇兴隆场村村民李仕艳是基地的老面孔,手法娴熟的她丝毫不比年轻人慢,据她介绍,现在每天采春茶能有100多元的收入。
据了解,云光顶茶叶基地种植茶树500亩,有金观音、黄金芽、福鼎大白等品种,主要销往浙江、上海、福建等地。近年来该基地持续带动代家山、兴隆场、黎家坝、三雷坝、坝竹、枫香坝等周边村寨村民家门口就业。
“今年的产量预计比去年高,茶芽普遍比去年发得好,我们正抓紧组织人力进行采摘,讨个好彩头。”云光顶基地工作人员熊琴琴介绍,今年的茶叶品质都还可以,初期每天可以采摘茶青200余斤,后期会更多。
目前,思南县稳定茶园面积18.89万亩,投产茶园面积15.25万亩,全县茶园年均劳务用工达6万余人次。据预计,2025年思南县茶叶总产量将达到1.29万吨。(作者:廖雪芳 陈敏 孙磊 杨廷雪)
编辑:谢芳
二审:肖玲
值班编委:黄烨
总值班:王能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