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行动:成品油市场监管升级计划
成品油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对国计民生的稳健发展起着关键支撑作用,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如何对成品油市场实施规范化管理,已然成为当下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健全成品油市场流通体系,推动成品油流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务院办公厅于 2025 年 2 月发布了《关于推动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根据《成品油办法》(商务部令2006年第23号)第四条称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
它是经过原油的生产加工而成,其详细分类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石油燃料产量占比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由此可见,成品油广泛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安全性成为了我国相关部门重点的监管对象。
目前,关于成品油非法经营主要呈现自设成品油油罐、流动加油车、黑油点等形式。
在全国范围内,部分黑心成品油经营企业为谋取利益,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将假冒成品油售卖给消费者,其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石油行业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例如:2020年8月,连云港的赵某加盟销售“华美8号”新能源环保燃料,厂家称加点别的成分混合勾兑后可用于汽车。赵某便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推销并向顾客宣称售卖的是“95号汽油”,不到一年除去成本,赵某获利2万余元。后经检测发现“华美8号”甲醛含量超标,为不合格产品。
2022年12月7日,法院以赵某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严治打击违法行为刻不容缓。为有效预防类似事件再度发生,相关政策提出以下几点:
一、完善成品油流通管理制度。针对成品油加油站(点)的规范和许可问题。意见指出相关部门需严格加油站(点)准入许可,各车用清洁代替燃料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应积极参与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得到国家部门的认可,方可合法合规经营,同时,鉴于目前高清洁醇醚燃料和生物液体燃料尚未纳入成品油管理范畴,故相关企业不应与成品加油站要求进行同等的准入许可。
二、加强成品油销售管理制度。针对目前黑心成品油加油站“挂羊头卖狗肉”,以“新能源加注站”名义售卖非成品油的违法违规行为,意见提出各企业和经营单位应对产品进行权威部门的成分分析、产品指标、危险性分类、道路测试、排放测试等完整的测试并取得符合国家标准报告,制定一书一签、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用检测数据和报告证明产品的合格性。除此之外,要严厉打击那些无生产资质、以“新能源”名义的违法企业和经营单位(包括所谓的能替代传统汽油的尾气清洁剂等产品)。
三、促进成品油流通规范化发展。首先,相关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要建立台账制度,完善油品来源、销售去向、检验报告、检查记录等凭证,防止非标油、走私油等通过加油站流向终端客户,规模化、规范化进行管理发展。其次,科学编制成品油零售体系发展规划和加快转变成品油流通发展方式,以统筹城乡发展,集约利用土地方式,合理布局加油站网点,有序规划城区、公路沿线加油站建设;以保障市场供应为重点,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加油站(点)供应能力建设,完善成品油应急保障措施,确保重要节点以及重大活动期间油品供应稳定,满足城乡居民用油需求,同时,支持加油站因地制宜设立便利店,推出便民洗车、汽配维修及保养等服务。最后,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扎实做好成品油流通领域油气回收治理和加油站地下污水污染防治等工作,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记者:杨巧丽 实习生 徐瑚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