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开发区:“小产品”创出百亿产值
在大龙开发区,一个个看似普通的产品正创造着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有的累计产值,占据了开发区工业产值半壁江山;有的促进增收,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增收的美好愿景;有的努力向外,打开了海外更多市场……
大龙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航拍。
近年来,大龙开发区致力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高地、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不断引领推动辖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一家家企业产品用料精良、技术先进,迸发“大能量”,激发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活力。
“小粉末”创出百亿产值
走进贵州百思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只见车间内智能机械臂正有序运行,一盘盘黑灰色粉末被匀速送进窑炉中,经过层层工序,销到合作厂区。
机械臂正在操作。
贵州百思特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主要应用于数码电池、电动工具电池等领域。近年来,该公司坚持创新驱动,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改造升级两条年产能1000吨的锰酸锂生产线,新增年产能15000吨的锰酸锂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由原来的6000吨提升至20000吨,生产能耗也降低了40%左右,实现在30亩地上低耗能、高产能发展,成为目前大龙开发区亩均产值最高的企业。
“去年3月,公司全面完成升级改造,取得了年产能10200吨、年产值3.1亿元的不错成绩。”该公司总经理路杰说道。
大龙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航拍。
在大龙开发区,还有10多家像贵州百思特一样的企业,以“小粉末”,构建起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综合回收利用为一体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格局。去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5.5亿元、其中新型功能材料产值完成212.38亿元,两项产值连续三年200亿元以上。
“打火机”链动千人就业
“我在这里务工快4年了。来到这里,就是觉得环境好,上班时间灵活,离家还近,骑车十几分钟就能到工厂,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在贵州东亿电气实业有限公司务工的陈丽华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的美好愿景。而像她这样的务工群体,在开发区打火机产业链上比比皆是。
东亿电气生产车间。
一直以来,开发区始终坚持把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招引了以东亿电气为代表的打火机产业落地发展,并形成以东亿电气为龙头的产业链,助力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增收。目前,东亿电气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000人,而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吸纳就业人数更是超过了3000人。
贵州弘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其给力的福利和温馨的企业文化,吸纳了100余人就业增收,为推动大龙开发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搬迁到大龙后,我就来这上班了,至今已有5年,每天下班后都能回家,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工人杨德花的话语中无不透露着对公司的深厚感情和对工作的热爱。
打火机。
在大龙开发区,东亿电气、弘邦电子等打火机产业,成功撬动就业链、增收链,为当地及周边群众增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小箱包”逐梦海外市场
一个个品质优良的箱包从生产线上滑入质检平台,分拣入库;一列列承载着“大龙造”箱包的列车驶出大龙,驰向海外……这一幕幕景象,正是时下大龙开发区箱包产业园里的生动写照。
大龙开发区箱包产业园航拍。
走进贵州纯青箱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全神贯注地进行裁剪、缝制、质检、包装、运输等工序,机杼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景象。自2017年成立以来,纯青箱包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了良好口碑,生产的休闲包、电脑包、旅行包等各种面料箱包畅销中东、印尼、南美、巴西等国家或地区。
“我们生产的箱包不仅品质优良,而且种类繁多,可以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现在,满负荷可日产箱包5000个。”纯青箱包厂长许武说。
箱包生产车间。
另一家扎根行业9年的贵州阳光箱包有限公司,生产的箱包畅销欧洲、澳洲、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靠大龙开发区给力的区位优势,我们生产的箱包得以畅销海外。接下来,我们会以更加专业的态度,为客户做出更优质的箱包。”阳光箱包负责人罗彬说。
大龙开发区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模式,引进了纯青、阳光、奇沅皮具等多家箱包企业入驻,为开发区外贸发展提供了不少动力。
工业园区林立的厂房。
放眼大龙开发区,每一个“小产品”的背后,都承载着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产业转型的希望。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开发区各企业将会继续创新,深耕主业,推动产品升级提质,开拓更加宽阔市场,在开发区持续书写发展新篇。(唐芳)
编辑:郭琦
二审:石兰
值班编委:肖霞
总值班:郝从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