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本地新闻

铜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5-04-09 11:19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树变大树”,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朝气扑面而来。

清洁能源“追风逐日”,场景大数据赋能绿色生态,“两山”转换通道拓宽的脚步铿锵有力。

……

春日的黔东大地,高质量发展热潮涌动,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一幅幅奋勇争先、提速赶超的生动图景正徐徐铺展。

微信图片_20250409111042

 大龙经济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考察调研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贵州要下定决心、勇于探索,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为铜仁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铜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紧扣“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发展定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科技创新驱动,点燃发展新引擎

在位于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企业通过自主设计建成的利用硫化锰渣制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生产线,单日可处理约200吨硫化锰渣,产出约20吨锰金属量及1吨镍钴金属量,实现锰渣“变废为宝”的产业循环。

微信图片_20250409111049

 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 有限公司。

目前,汇成新材料已拥有国家专利70余项,分别主持和参与制定了《电池用硫酸锰》《锂电池用四氧化三锰》《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等多项行业标准,具备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2024年,该企业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铜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合政企校合力,逐步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的全链条创新生态,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铜仁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各项支撑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中伟新材料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材料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金瑞新材料、红星发展等企业成功攻克利用本地碳酸锰矿制备高纯硫酸锰、四氧化三锰等锰基新材料技术瓶颈,打通“碳酸锰矿—高纯锰材”产业发展路径;红星锰业的高纯硫酸锰被科技部评定为全国重点新产品;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设计研发,填补了国内高效高性能钒催化剂产品空白,打破国外企业20余年垄断中国高端钒催化剂市场历史;新类型锰矿深部找矿预测关键技术与整装勘查工程化应用,实现我国有史以来锰矿找矿的最大突破。

微信图片_20250409111056

 中伟铜仁(上市主体产业基地)实验室。

一项项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一个个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中蕴含的巨大价值,正在黔东沃土上迸发出强劲动能,彰显出铜仁向“新”而行、向“高”攀登的坚定信心。

数据显示,2024年,铜仁共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科技创新平台99个,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入库101家,首次突破100家。全市新型功能材料规上企业新增6家、累计85家,实现规上产值274.3亿元、总产值351.2亿元。

新旧动能转换,开拓发展新路径

铜仁地处武陵山腹地,长期以来面临着传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新兴产业活力不够的发展难题。

近年来,铜仁坚持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按照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的思路,在深挖传统产业发展潜力的同时,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目标,纵深推进重点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全力以赴扭转发展不利势头。

微信图片_20250409111103

 贵州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在这过程中,铜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原则,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对技术工艺粗放、生产设备落后、产品有市场、发展有潜力的企业实施改造升级,推动传统工业技术改进、产能提升、降低成本、能耗降低、补齐短板,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中,重力科技从工业“三废”中提取金属汞、镓、铟、锗等有价金属,实现资源再利用,成为大龙开发区“三废”重要处理器;金瑞锰业、武陵锰业等一批锰渣减量化、清洁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快速推进,催生出一批经济效益好、绿色、高端的锰基新材料企业……铜仁新旧动能转换弄潮市场蓝海的故事正在不断刷新。

微信图片_20250409111117

 贵州红星发展大龙锰业有限责任公司“5G+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

既要“调旧”,也要“育新”。数字经济是经济新形态,也是未来发展大势所趋,铜仁坚持“应用驱动·融创发展”,抢抓大数据产业“风口”机遇,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不断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推进大数据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2024年,全市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融合标杆项目22个、示范项目126个。规上软服业收入增长36.5%,增速全省第1,平台经济规模334亿元、增长11.3%,数字经济占比提升至37%。

微信图片_20250409111124

 清洁能源。

与此同时,铜仁深入实施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倍增工程,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地热能等新能源产业。2024年,全市统筹风电、光伏资源市场化配置,同步引进配套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开工建设思南大坝场风电场等项目11个,建成投运万山鱼塘风电场等项目7个,新增装机容量52万千瓦,总装机容量430.6万千瓦,实现产值102.6亿元、增长18.2%。

发展绿色产业,构筑发展新优势

春天的梵净山,薄雾轻笼,新芽萌动。在位于梵净山脚下江口县的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经过蒸汽杀青、超微粉碎、低温干燥等工艺,翠绿的茶叶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化作细腻的抹茶粉,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茶香。

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江口,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在梵净山下建设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建成自动化抹茶生产线4条,将抹茶产品出口至美国、德国、加拿大、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及地区,让铜仁抹茶香飘世界。

微信图片_20250409111146

 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立足生态禀赋,发挥生态优势。近年来,铜仁不断发展壮大以抹茶为重点的生态茶产业,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53万亩、投产茶园134万亩,高品质抹茶基地3万亩,抹茶年产量1200吨、居全国前列,铜仁“梵净抹茶”公用品牌被认定为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梵净山茶”品牌价值达39.95亿元。

绿色是铜仁最亮丽的底色,良好的生态是铜仁最大的优势。近年来,铜仁紧扣“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食品饮品药品产业,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奋力让青山绿水生金淌银。

微信图片_20250409111153

 铜仁生态茶产业。

如今,从绿意盎然的茶园到硕果累累的果园,从标准化的食品加工厂到现代化的药品生产车间,铜仁生态食品饮品药品产业正以蓬勃之势崛起。截至2024年底,铜仁生态食品饮品药品特色产业规上工业企业122户,规模以上产值68亿元,同比增长6.48% 。

此外,铜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加快梵净山世界级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做优石阡温泉、马拉松赛道等品质魅力,着力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过去的一年,“黄小西,吃晚饭”成为贵州的旅游新名片,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铜仁梵净山,接待游客再创历史新高,并跻身世界旅游名山之列。

微信图片_20250409111201

 思南三道水乡周寨村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发展绿色产业,释放生态红利。如今,“绿色生态”已经成为铜仁“烫金”名片,全市绿色产业优势突出,石阡苔茶、梵净抹茶、沿河空心李、思南黄牛肉、玉屏黄桃、德江天麻等农特产品应有尽有。生态旅游如火如荼,养心、养肺、养眼、养身的桃源铜仁,吸引八方游人纷至沓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度假康养和休闲旅游好去处。截至2024年,铜仁绿色经济占比达51.2%,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更加厚实,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到转型升级的奋进征途,再到绿色发展的壮美画卷,铜仁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迹驰而不息。新征程上,铜仁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饱满的热情,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向着更加精彩的明天勇毅进发。

 

编辑:徐霜

二审:石兰

值班编委:肖霞

总值班:郝从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