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凉粉摊主一个花期收入抵外出务工半年工资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县动态 沿河县

沿河:凉粉摊主一个花期收入抵外出务工半年工资

2025-04-10 11:41
投稿:trwz001@126.com  

1

3月16日清晨五点,当第一缕晨光还未穿透云贵高原的雾霭,铜仁市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南庄村村民崔霞已和丈夫在厨房里忙碌。两口大锅蒸腾着热气,米浆在竹屉里凝结成晶莹的米皮,案板上整齐码放着秘制红油、香葱末和金黄酥脆的炸土豆。“今天周末,得备足300斤米皮。”崔霞边说边将最后一批米豆腐装进保温桶,额角的汗珠在晨光中闪烁。

六点三十分,20余辆挂着“土家风味”招牌的美食车从村口鱼贯而出,车轮碾过沾满露珠的山道,载着崔霞和乡亲们的期许,驶向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沙子南庄风景区。此时,绵延十里的李花悄然苏醒,层层叠叠的“香雪”顺着乌江支流蜿蜒,空气中浮动着清甜的芬芳。

2

“三生桥凉粉摊招帮手!”八点整,崔霞在朋友圈发出召集令。配图是刚拌好的翡翠色米豆腐,淋着鲜红的辣椒油,隔着屏幕都很诱人。消息刚发3分钟,邻居杨大姐就挎着竹篮赶来:“我家刚收的折耳根,拌凉面最对味!”远在县城的表妹也留言:“带几碗米皮进城,老顾客等着呢。”

十点,花海间热闹起来。穿着粉色汉服或银饰叮当的土家族服饰的游客在花间穿梭,无人机在头上嗡嗡掠过。崔霞的摊位前已围满拍照打卡的游客。“凉面多加木姜子油”“米豆腐少辣多醋”,此起彼伏的叮嘱声中,崔霞双手翻飞如蝶,案板与瓷碗清脆的碰撞声合奏出欢快的乐章。

3

“您这的凉粉香得很!”来自贵阳的摄影师王先生连吃两碗。崔霞笑着揭开青花瓷坛:“秘诀就在这老酸汤,还有乌江边的山泉水里。”

午后暖阳催开更多花儿,崔霞的记账本上记录。“今早卖出97碗,下午的订单还有53份。”她掏出手机展示收款记录:微信、支付宝的到账提示如春汛般涌动。去年置办的可移动餐车此刻派上大用场,保鲜柜里码着预制好的半成品,电磁炉上煨着高汤,俨然微型中央厨房。

暮色染红李花时,崔霞开始清点当日收获:收到现金1362元,移动支付进账2895元。她抚摸着餐车上“最美花海创业者”的奖牌回忆,7年前,她和丈夫还在浙江温州的电子厂流水线上熬夜加班,如今守着祖传手艺,一个花期就抵当年半年的收入。

华灯初上,崔霞和乡亲们推着餐车返村。山道上飘着零星李花瓣,像散落的星辰。她们身后,万余亩李花继续在月光里酝酿果实,这些雪白的花朵,正如崔霞微信签名写的那句:“花开花落间,我们把春天酿成了好日子。”

 

 

 

编辑:李翼

二审:石兰

值班编委:肖霞

总值班:郝从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