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个鲜食玉米试验品种即将移栽!
眼下,在万山区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农户们抢农时、忙劳作的身影。在仁山街道塘边村的农作物良种试验示范基地,300余个鲜食玉米试验品种的幼苗已破土而出,长势格外喜人。再过一周,它们就将迎来移栽的关键节点。目前,基地里的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耕地、起垄,为幼苗们的“乔迁新居”精心筹备。
市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所所长王良平穿梭在幼苗田间,仔细查看幼苗的生长情况。他介绍:“玉米幼苗移栽的最佳时机是三叶一心到四叶一心阶段。眼下这些幼苗才刚长到两叶一心,还得再等几天,让它们长得更壮实些,这样移栽后的成活率和初期生长态势才更有保障。”
谈及为何将试验基地选址于塘边村,王良平说:“铜仁地区的玉米种植多在海拔400米至800米之间,塘边村恰好处于600米左右的黄金海拔地段,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契合玉米的生长习性。再加上万山区委、区政府对农业科研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从政策扶持到资金保障都一路绿灯。而且这里交通便利,无论是农资运输还是后续成果推广都十分有利。种种利好因素叠加,让我选择将基地落户于此。”
市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所所长王良平穿梭在幼苗田间,仔细查看幼苗的生长情况。他介绍:“玉米幼苗移栽的最佳时机是三叶一心到四叶一心阶段。眼下这些幼苗才刚长到两叶一心,还得再等几天,让它们长得更壮实些,这样移栽后的成活率和初期生长态势才更有保障。”
谈及为何将试验基地选址于塘边村,王良平说:“铜仁地区的玉米种植多在海拔400米至800米之间,塘边村恰好处于600米左右的黄金海拔地段,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契合玉米的生长习性。再加上万山区委、区政府对农业科研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从政策扶持到资金保障都一路绿灯。而且这里交通便利,无论是农资运输还是后续成果推广都十分有利。种种利好因素叠加,让我选择将基地落户于此。”
据了解,塘边村农作物良种试验示范基地面积达40余亩,品种超过300个。试验结果将由专业权威的贵州铜仁市优品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进行鉴定,报告最终会呈递给省农业农村厅和农业农村部进行审定,为品种把关定调。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从这片‘玉米丛林’中精准筛选出适应铜仁本地环境的优良品种,并将它们推向全市各区(县)广泛种植。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玉米单产、保障粮食安全,更是为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筑牢品种根基,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王良平所长满怀憧憬地说。
在基地务工的57岁村民赵洪平对此感触颇深。他一边熟练地操作农具,一边笑着说:“以前只知道按老法子种地,收成全看天色。现在好了,基地在我们村里种玉米,我来打工,每小时能挣10块钱,手头宽裕了不少。更重要的是,跟着这些专家和技术员干活,还可以学到种植的新技术。以后回家种地,心里也有底了,知道怎么种能高产!”
农作物良种试验示范基地是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通过区域性试验,能筛选出适应在万山种植的玉米优良品种,这对于提升玉米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编辑:徐霜
二审:石兰
值班编委:肖霞
总值班:郝从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