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楼上村:古韵新生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本地新闻

传统村落楼上村:古韵新生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

2025-04-17 11:10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古宅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村民们在穿着民族服饰在院落里跳着民族舞,音乐的歌声回荡山谷……走进石阡县楼上村,一幅欢乐详和画面映入眼帘。

楼上村建于明代。近年来,该村依托“古村保护+农业生态+文化活化+生态旅游”的创新路径,守住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根脉,探索出一条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1

“我们以传统保护利用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学规划为基础,构建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国荣乡副乡长王鑫说,在规划实施中尽可能做到“一户一方案、一处一措施”,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截至目前,基本实现以“微改造”代替大拆建,古宅变成民宿、展馆,“楼上+高桥”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在传统村落人文资源、保护发展、旅游提升打造等方面相互联系,形成在长荣园区玩、楼上古寨游、高桥传统赏链条,构筑古文化保护引擎,形成农、文、旅一体化为主线的全景域田园综合体旅游发展体系,形成可游、可玩、可赏、可学的旅游发展综合体。 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

2

“现在经常有游客来我们村游玩,我就想着让游客来我们这里不仅能看得到美景,还要能尝得到乡味”村民周有权说,见到游客不断增加,他捕捉到了一条商机,于是做起了牛肉汤锅生意。今年二月份开业以来,每天能赚600元左右。

同时,楼上村的文旅融合还充分挖掘高桥书法艺术村落的文化因素。

“充分利用古寨现有传统建筑中设置明清古建筑教学点、戏楼非遗教学点、梓桐宫书院教学点,与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铜仁学院等高校联合打造高桥传统村落的书法艺术家传习实践基地、书法培训教育基地、书法研习交流基地、数字博物馆、专家工作站等综合基地。”村委会主任周来运说,他们将积极打造文创设计、手工艺品、仡佬印染、古法制陶、传统小吃、古酒酿造等六大手工作坊,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将收益的60%反哺于古村保护与村民分红。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85万元。

3

“我们不仅学到了新技能,还让我们增加了收入,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今年65岁的董孝菊在印染工坊一边指导游客染布一边笑着说,他每个月的工资是800块钱,经常到印染坊教游客染布、绣花、插花、剪花、做手工等。

如今,楼上村先后获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石阡温泉风景名胜景区和省级首批“最美红军村”之一。

据了解,铜仁市将以楼上村为样板,推动更多古村落走出“活态传承、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让千年乡愁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新光彩。  (作者:刘蜀琴)

 

编辑:罗思

二审:申逸恺

值班编委:黄烨

总值班:王能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