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条生产线剑指3000万!茶农逆袭的财富密码→
“三人一组,一个手提茶袋,两人提着采茶机,穿梭在碧绿如海的茶园里……”当前,德江各地茶园绿意盎然,当地茶农正开足马力为德江今年首批碾茶加工做准备。春风、机声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共同编织出一幅春日丰收的美丽画卷。
走进德江县龙泉乡牧羊岭村,这里的绿茶被茶农潘元江组织工人覆上了一层黑膜,掀开一瞧,只见每垄茶树上茶芽长势喜人,格外齐整。
“有这样的变化,得益于这两年产业链转变。”从潘元江口中得知,之前主要以采摘明前翠芽为主,160亩年产茶青才2000多斤,效益却一直提不上来。
2024年,借力于东西部协作,德江县成功引进碾茶生产线,为龙泉乡阳里井合作社、煎茶镇佳鹏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德江9家上游合作社(企业)主体带来转型发展新机遇。据了解,当年这9家上游主体采收了三次,前两次采收用于生产碾茶,第三次采收用于生产片茶。潘元江以此模式亩产值突破5600元,效益显著提升。
“发展碾茶让茶园管护更精细化、标准化,进一步提质增产,再加上机械化采收,提高了茶芽下树率。”德江县农业农村局茶办主任吴春春介绍。
与此同时,在距龙泉乡茶园基地不足30公里处的德江县泉鸿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厂房内外弥漫着茶叶的清香,采来不久的茶青经过摊青后,及时进行杀青、烘干、叶梗分离等工序,身份转变为“碾茶”。
“正式生产已有两天,每天生产的量正逐渐增加。”德江县泉鸿茶业董事长安德洪介绍,为保证上游合作社提供的茶青量及时加工,企业在今年新建了三条碾茶生产线,一条多功能生产线,用8条碾茶生产线来满足9家上游主体的4800亩茶园,碾茶年产能达60万斤,预计2025年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
一下子建立起多条碾茶生产线,满足上游企业茶青供应量,泉鸿茶企有何底气?原来,在大力发展碾茶产业以后,采取“龙头企业(贵茶集团)+联盟企业(泉鸿茶企)+合作社+大户”的合作发展模式,按照“保底价+质量等级奖励”方式,收购茶青加工碾茶,让当地茶农实现集群发展,创造更多的收入。
就产业链条而言,贵茶集团正是泉鸿茶企的下游企业。如今,碾茶生产已步入正轨,安德洪信心满满,站在新的机遇风口,他有了新的蓝图,盘算着从碾茶生产向抹茶深加工迈进,进一步提升附加值。(作者:特约记者 何佳有 通讯员 黄明跃 邓雅珲)
编辑:李翼
二审:申逸恺
值班编委:黄烨
总值班:王能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