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本地新闻

铜仁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5-04-24 11:08
投稿:trwz001@126.com  

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推动铜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铜仁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工作综述

2019年2月,铜仁市市场监管局正式组建并加挂知识产权局牌子,整合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职能,实现了知识产权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近年来,铜仁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贵州对铜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发挥知识产权护航企业发展、专利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作用,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知识产权各项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23年12月,我市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全省仅2个,而铜仁便是其中之一,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1

聚焦“强基”,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政策供给

一是高位谋划政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专题会议,听取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任务,审议印发《铜仁市贯彻落实〈贵州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远景目标纲要〉工作实施方案》《铜仁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2024-2026年)》,结合铜仁实际,制定了知识产权工作中长期目标任务,为支持企业全面创新稳定了政策预期。二是全面整合政策。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局牵头协调作用,优化跨部门合作会商机制,整合农业农村等19个部门20项政策,形成一揽子政策清单,凝聚部门合力,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协调发展。三是精准落实政策。积极向上争取知识产权项目资金,按时兑现知识产权奖补政策,全力支持新型功能材料、大数据、现代能源、林业经济、文化旅游、生态食品饮品药品等重点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获批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项目,获得资助合计540万元;获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3个,获得资助合计45万元;获批贵州省高价值专利遴选项目3个,获得资助合计90万元;获批县域经济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项目6个,获得资助合计140万元;地理标志产业化促进项目7个,获得资助合计300万元。

2

围绕“提质”,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

一是建立“以知促新”激励创新机制。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建立“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分级分类评价和梯度培育体系,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培育一批知识产权重点企业。全市有效发明专利696件,其中拥有高价值专利企业77家,高价值发明专利量165件,同比机构改革前增长211%。二是优化“以知兴业”产业支撑体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发展行动,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引导企业注册和培育自主品牌。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商标注册量2216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8件(全省第2,2024年新增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居全省首位),已登记数据知识产权5件(全省第2),新增发明专利量60件(截至10月)。聚焦重点产业企业,鼓励创新主体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开展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指导培育,全市共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72件,较上年增长380%。三是拓宽“以知助企”服务路径。全市设立商标品牌指导站14个,实现区县商标品牌指导站全覆盖,为企业提供“手把手”注册商标品牌服务,解决商标使用问题。深入开展新材料专利路演、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活动,对全市重点园区、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现场召开座谈会研究解决途径,为50余家企业出具知识产权分析报告,实现“一企一策”,精准纾困解难。

3

突出“赋能”,不断强化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一是积极推动知识产权项目转化。以项目带动企业知识产权充分发挥商业价值,全面支持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累计组织45家企业申请贵州省优势企业项目,10家企业申请贵州省高价值核心专利项目,5家单位申报贵州省专利导航项目,13家地理标志企业申报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促进项目。二是充分盘活存量专利资源。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以专利产业化为目标,全面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推动高价值专利与企业精准对接、加速转化,切实解决专利转化渠道不畅、动力不足等问题。目前全市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点率达100%,促成77件高校专利实现转化,701家中小企业应用盘活系统,实现存量专利盘活利用同中小企业成长发展有机衔接。三是全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清单,依企业需求搭建“银企”交流平台,组织召开质押融资对接交流会,推动银企合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资金需求。目前我市完成质押融资超5.5亿元,其中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公司单笔融资金额达1.08亿元,助推企业实现“知产”变“资产”。

4

强化“护新”,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一是“大保护”格局日渐完善。在江口县成立全国首个“抹茶资源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地”,与黔东南、安顺、遵义等签订《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跨区域保护,联合市公安局等4部门印发《铜仁市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犯罪案件衔接工作制度的通知》,加强知识产权跨部门联动,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公正权威的司法保护和严格高效的行政保护。二是“严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以“铁拳”“云端”“昆仑”等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地理标志保护、驰名商标执法保护等专项执法,严厉打击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版权等侵权假冒行为,维护铜仁梵净山翠峰茶、石阡苔茶、玉屏油茶等地理标志产品及“梵净山”系列商标声誉。专项行动以来累计立案查处 403起,罚没款 241.89万元。清理非正常专利申请1522件,撤回1386件,清理率达91.1%;约谈代理机构及企业24家次。三是“快保护”效率逐步提升。全面落实知识产权纠纷优先调解机制和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机制,通过入驻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协调5件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进行自愿调解,努力把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在案前。建立铜仁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口头审理庭,便捷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积极响应专利权人投诉举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

5

6

在下步工作中,铜仁市市场监管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要求,以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国家级试点城市为抓手,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转化、运用、保护、服务全链条管理机制,助推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一是以知识产权赋能六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油茶、红薯、抹茶、新材料等产业,加大知识产权强链力度,编制知识产权“一图三清单”,用好专利导航,补短板,强优势;二是创新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场景。探索推动“石阡苔茶”等一些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附加金融属性,为茶叶生产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用知识产权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转化效率;三是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重点解决我市无专利代理机构问题,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商标指导站标准化建设,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编辑:李翼

二审:王懿

值班编委:陈曦

总值班:勾文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