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亩银杏产业铺就路良村“杏”福路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县动态 大龙经开区

300亩银杏产业铺就路良村“杏”福路

2025-04-25 17:00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眼下,正是银杏种植生长的关键期,走进大龙开发区麻音塘街道路良村银杏产业基地,70余名务工群众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挖沟、打孔、播种……大家分工明确,协作无间。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确保每一株银杏苗都能得到科学、合理的种植,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勾勒出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  银杏产业基地。 “今年是我第一年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在油茶幼林里发展银杏产业,目前,油茶处在生长期,效益不显著,因此选择套种其他作物来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创收。”路良村银杏产业基地负责人杨开金介绍道。

新种的油茶树前4年属于幼林期,这时候的树干低矮,树与树之间的间隙较大,适宜种植低矮的农作物。发展银杏产业刚好实现了不同作物之间的优势互补,当银杏苗生长的高度到1米左右,便开始采收叶子,达到采收标准的银杏树苗一年可采叶2次。这种科学合理的套种模式,巧妙地利用了土地空间和作物生长周期,既能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又能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林下+”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也为该村带来了可观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挖机正在松土。 银杏叶又名白果叶,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可用于改善心血管疾病、治疗痴呆、防止脑供血不足、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等等,功效十分丰富。

“银杏产业比以往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带来的收益较好些,产量也更高些,所以选择在林地套种银杏。按照种植计划,4月初开始种植,10月左右进行采收,理想状态下,一亩地能产1000余斤银杏叶。”杨开金说道。

在银杏产业的各个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从整地、播种、施肥到浇水、除草、降温、收叶等,都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机会。目前,已构建“固定岗+季节工”就业体系,这些务工机会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灵活增收,还提升了村民的劳动技能和产业参与度。  忙碌的群众。 “我们村里第一年发展银杏产业,年纪大的也可以在家门口挣钱。在这里我负责施肥和播种,100块钱一天,已经有千把块钱的收入了。”65岁的向东梅说道。只见现场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参与到银杏苗的栽种工作中。

同样在基地务工的路良村村民杨先坤表示,“我都快70岁了,村里发展银杏产业后,叫我闲来无事可以来帮帮忙,在家门口就能挣零花钱,我非常高兴。”

据了解,该村银杏产业基地总投资约200万元,种植面积共300余亩。当前,银杏播种工作已进行有半月,预计4月底可完成播种工作。  基地航拍。 近年来,路良村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为根本出发点,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在产业发展上探路子、谋发展,立足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整合、盘活辖内资源,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编      辑:徐霜

二      审:田   政

值班编委:张璇月

总 值 班:勾文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