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 “金蛋” 闯湾区
日前,在思南县鹦鹉溪镇映山红村,多辆货车整齐排列在蛋库门口,等待装载鸡蛋运往粤港澳等地。思南创辉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熊泽元兴奋地向记者透露:“每月要发送3000余件鸡蛋,主要销往粤港澳等地,直接进入大型商超。”这产自大山深处的小鸡蛋,究竟是凭借何种优势,成功闯入竞争激烈的沿海大市场,并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呢?
蛋鸡养殖场。张国民 摄
鹦鹉溪镇森林茂密,水资源丰富,好山好水好生态为鸡蛋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思南创辉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养殖基地扎根大山深处,鸡群饮用山泉水,食用当地群众种植的玉米,良好的生长环境让鸡群免疫力增强,不易感染疫病,产蛋率也显著提高。
创新的产业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思南县鹦鹉溪镇依托生态优势,聚焦“土特产”,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引进培育养殖企业,因地制宜推进规模化蛋鸡养殖产业。
走进思南创辉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鹦鹉溪镇映山红村的蛋鸡养殖场内,一层层鸡舍整齐有序,排风、饮水、喂食等设施一应俱全,通过全自动、智能化的传输系统实现有机相连。一枚枚鸡蛋通过自动传送设备滑落到蛋槽上,工人正娴熟地捡蛋、装盘、装箱,及时将鲜蛋装车外运,小小的鸡蛋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蛋”。
思南创辉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构建起产、供、销全链条,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形成了涵盖蛋鸡养殖、育雏育成、饲料加工、有机肥加工等环节的现代化蛋鸡养殖体系。如今,该公司在映山红村、紫槽村的两个蛋鸡养殖基地,蛋鸡总存栏量近80万羽,育雏场、蛋鸡养殖场、有机肥场为8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工人每月平均工资超4000元。映山红村务工群众陈慧对此深有感触:“这个蛋鸡养殖场建在我们村,对我们村的发展是很有利的,像我们这种‘宝妈’,上下班还可以接送小孩上放学,很方便,而且工资待遇也挺不错的。”
工人娴熟地捡鸡蛋装盘、装箱。张国民 摄
思南创辉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思南县2018年招商引资项目,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精益求精。公司持续加大设备更新投入,积极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通过探索蛋鸡养殖新技术、新方法,完善产业链条,打造鸡蛋绿色品牌,推动禽蛋产业向精细化、规模化、标准化转型升级。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公司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
“去年,我们销往大湾区的产品近800万枚。同时,我们的五谷牌鸡蛋达到国家减抗标准,还供应本地学校营养餐。”熊泽元介绍。
作为贵州百余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之一,思南鸡蛋的成功并非个例。数据显示,目前,广州市场每5枚鸡蛋中就有1枚来自贵州,贵州鸡蛋在广东市场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从2020年到2024年,贵州鸡蛋进入大湾区的销量从4.8万吨跃升至11.4万吨,年均增速达30%,占据广东市场外调量的16%。按照规划,通过强化基地建设、完善供应链体系、打造区域品牌,贵州计划到2027年供粤鸡蛋量达到16万吨,产值突破17亿元。
从思南一隅到贵州全省,随着越来越多“金蛋”从大山走向大湾区,贵州特色农业正以强劲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作者:牟绍莉)
编辑:李翼
二审:周苏
星值班编委:黄烨
总值班:勾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