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相系 长歌踏浪行——东莞·铜仁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综述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本地新闻

山海情相系 长歌踏浪行——东莞·铜仁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综述

2025-06-18 16:09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山海情相系 长歌踏浪行

——东莞·铜仁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综述

珠江口岸,浪潮如歌,涌动着时代的活力与热忱;武陵山巅,云雾如诗,萦绕着千年的静谧与期许。

珠江的每一朵浪花,都饱含着携手同行的诚意;梵净山的每一棵草木,都镌刻着对发展的渴望。

当铜仁的晨雾邂逅东莞的晚霞,这场跨越千里的相遇,冲破地域差异藩篱,以破竹之势、雷霆之力,开启了一场重塑发展格局、书写时代新篇的伟大征程,共同奏响一曲气吞山河的协作壮歌。

1

乘着莞铜协作的东风,万山区青年湖村黄家寨成为远近闻名的和美乡村。

今年来,莞铜双方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东西部协作部署要求,严格落实“三个转向”“四个不摘”等要求,聚焦“四项行动”和“三个专项工作”,以兴产业、增就业、促消费为抓手,务实推进产业、劳务、消费、人才交流、乡村全面振兴等重点协作,努力推动莞铜协作再上新台阶。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海之间,情谊再续,东莞与铜仁在互利共赢的崭新征程上,勾勒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莞铜携手,共筑协作新机制

“将持续深化与铜仁的产业协作,促进产业优势互补,携手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3月31日,东莞·铜仁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在东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粤黔两省部署要求,继续深化合作、携手奋进,共同谱写粤黔东西部协作莞铜篇章。

一直以来,莞铜两市始终把东西部协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了“党政推动+东西互动+专班主动+部门联动+社会促动”的协作新格局。

在东西部协作的战略指引下,两市迅速行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协作机制,双方建立高层互访常态化机制,主要领导频繁往来,深入交流,为协作工作定向领航。

2

碧江区漾头镇九龙村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打造露营基地、民宿,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

今年,铜仁起草制定《铜仁市2025年东西部协作工作要点》,明确重点任务、工作目标、创新工作等重点事项,确保2025年协作工作取得新成效。市委主要领导赴东莞调研对接,共同商议过渡期最后一年重点协作事项。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扎实开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协作助农增收、劳务协作提升“四项行动”,加强协作资金项目监管,打造莞铜协作样板。

铜仁按照《粤黔东西部协作资金管理办法》《2025年粤黔东西部协作资金使用管理指导意见》《2025年粤黔东西部协作资金项目申报指南》要求,指导各区(县)按程序规范健全东西部协作项目库,提前谋划2025年计划实施项目,目前全市争取到东西部协作资金5.095亿元,计划实施项目162个。

3

东莞市东城医院帮扶专家在万山区谢桥街道开展健康义诊活动。

东莞将持续深化与铜仁的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文旅协作和消费协作,坚持真心实意帮扶民生,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仅如此,两地还搭建起部门对接、区县结对、社会参与的立体协作网络。东莞优化整合资金、人才、社会帮扶力量等资源,选派25名干部、128名专业技术人才来铜帮扶,动员全市67个村(社区)、44家企业、2个社会组织、58所学校、37家医院结对帮扶铜仁市111个村、60所学校、32家医院;铜仁选派14名挂职干部、94名专业技术人才赴东莞学习交流。东莞利用培训资源,开展干部人才培训106期6925人次,推动松桃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两个重点帮扶县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不断拓展深化,为铜仁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山海携手,以信任为墨,以智慧为笔。这份跨越千里的约定,似江河奔涌,如长风浩荡,将两地力量汇聚成磅礴之势,冲破地域隔阂,为未来发展之路,铺就一条坚实而温暖的通途。

“三个专项”,跨越千里谋发展

仲夏的黔东大地,仿若被阳光浸透的瑰丽诗篇。

在武陵山的怀抱里,江口县太平镇太平社区静卧于锦江之畔,梵净山的绿意流淌至此,温柔地漫过黛瓦白墙,木质吊脚楼在氤氲中若隐若现,土家族文化与苗族特色文化交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秀美风光和民族风情。

“得益于东莞市慈善会的捐赠,路两侧安装了路灯,村民、游客夜间出行、散步很安全。”太平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龚文平说,现在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许多,依托梵净山景区旅游带动,村里的农家乐、民宿越来越多了。

4

沿河土家摆手舞亮相东莞。

近年来,莞铜双方以东西部协作为重要抓手,聚焦消费、就业与农文旅融合等领域,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铜仁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铜仁市组织人社、教育、商务、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研究部署三个专项工作,初步拟定《铜仁市协作帮扶促消费专项工作方案》《铜仁市协作帮扶促就业专项工作方案》《平台企业助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专项工作方案》,制定“2+6”清单(优质农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主体清单、协作帮扶购销主体及需求清单、协作帮扶展示展销活动清单、直供直采清单、用工企业清单、职业院校清单、劳务品牌培育清单、乡村农文旅路线或农文旅特色乡村清单),明确三个专项工作任务图、计划表。

日前,一辆9米多长的货车载着近9吨优质大米缓缓驶出思南县灯油坝工业园区,前往大湾区。这是东莞市塘厦组团帮扶思南促进消费协作的成效体现。今年,东莞市帮助销售思南县农特产品、手工艺品产值超亿元。

跨越千里谋发展,莞铜两地合作如同一台强劲的引擎,推动着铜仁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东莞的商超货架上,铜仁的绿茶、腊肉、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整齐陈列,成为市民争相选购的“香饽饽”;线上直播间里,铜仁的主播们热情洋溢地推介家乡好物,从苗绣手工艺品到生态大米,每一件商品都承载着黔东大地的独特魅力。

5

铜仁组团参加在东莞举办的“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

今年4月29-5月1日,我市遴选全市优质农产品参加在广州举办的2025年粤黔协作帮扶促消费“1+8”现场展销对接活动,在全省8个市州中斩获“八仙之星”荣誉称号,现场签约金额达2.6亿元。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莞铜双方还整合东西部协作资源,结合“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特色小寨建设,累计联合打造东西部协作和美乡村79个,培育打造思南陈薯农业现代化产业人、大龙新材料工匠等劳务品牌7个,带动就业9.1万人(次),计划打造江口县“梵山净水·抹茶飘香”乡村漫游线路,云舍村、太平社区、梵净山村等3个农文旅特色乡村,形成集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与生态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体验,促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共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东西部协作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照亮莞铜两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前行之路 。

“四项行动”,区域联动绘宏图

武陵深处,石阡县青山环抱,雾气氤氲,高山茶园新芽已摘、嫩芽又出,与古温泉升腾的热气交织成一幅生态画卷。

走进聚凤乡高原村良友现代农业园区,工人们来回穿梭其间,修剪、施肥、除草……茶叶管护一派繁忙。

石阡苔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24年,借助特色产业提升行动,东莞市厚街组团和石阡县共投入资金760万元,重点用于标准化茶园基地建设,茶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灌溉水池修建、标准化厂房改扩建、精深加工茶叶等环节。

“工厂建设、茶产品销售,都需要资金和销售渠道。”良友农业董事长黎明感慨道,这两年没有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支持,没有这些平台推广,石阡苔茶不可能这么快“出圈”大湾区。

6

东莞市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铜仁市建设茶产业基地。

近年来,东莞和铜仁坚持产业优先发展思路,推动协作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聚焦聚力,双方以兴产业、增就业、促消费为抓手,以16个共建产业园区为载体,深入开展“四项行动”,全力提升协作成效。今年1-5月,铜仁全市引导落地企业35家,实际到位投资额9.77亿元。

聚集特色产业提升行动。今年,计划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7980万元支持生态茶产业、投入2820万元支持蛋鸡产业、投入1460万元支持生猪产业、投入740万元支持红薯产业、投入553万元支持肉牛产业,持续推动特色产业建强基地、做强品质、做响品牌。

聚焦打造产业集群。持续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为大龙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思南红薯产业集群、松桃玩具产业集群发展夯实基础,推动延长产业链。目前大龙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16家,形成以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综合回收利用于一体的新能源电池新型功能材料循环产业链,其中广东凯金、广东嘉尚增资扩产,项目有序推进;思南红薯产业集聚产业基地、加工生产、智能包装、物流销售等环节企业8家,构建起“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发展模式;松桃玩具产业招引设计、模具、彩印、包装等链条企业6家,打造“研发-制造-包装”闭环产业链,形成“园区总部+分厂+微工厂”发展模式。

聚焦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51个,认定“圳品”13个;赴东莞举行贵州黄牛(思南黄牛)品牌推介会,围绕肉牛引进销售等签订合作协议,在东莞设立五家档口;以“友善东莞·友能量2.0”系列活动为载体,推出东莞、铜仁联名饮品“亿抹友能量”抹茶拿铁,扩大“梵净抹茶”知名度,打通“产-供-销”全链条。目前,东莞采购和帮助销售铜仁农产品金额15.12亿元。

聚焦劳务协作提升。免费开通返岗就业直通车(专列),开展就业服务互助、岗位信息互通、人力资源互补等,着力形成组织、护送、安置、稳岗“四位一体”的精准就业渠道。目前,共组织66趟专车(专列)输送3760名农村劳动力赴广东省务工,共建“一县一企”稳岗就业基地59个(含东莞30个),累计帮助2.56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在广东省就业8786人(次)。

7

铜仁籍务工人员乘坐“点对点”免费返岗专列前往东莞等地返岗复工。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东西部协作,是跨越山海的深情相拥,是携手同行的时代交响。东莞铜仁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在合作中书写着 “青山一道” 的情谊,践行着 “同舟共济” 的誓言,让跨越千里的携手,成为推动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磅礴力量。

展望未来,两地将不忘协作共赢的使命,共同拓展协作领域,深化协作内涵,永续协作情谊,全力以赴共奏东西协作的激昂曲。(记 王   浩

 

 

 


      辑:李   翼

      审:任恩多

      审:   

  班:郝从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